午後的陽光帶著盛夏末段的熾烈,穿過“澈觀資本”頂層辦公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長條形的光斑。辦公桌上攤著一份寧德時代的產能報告,藍色水筆在“2018q3電池產能預計提升15”的字樣旁畫了圈,旁邊還放著半杯冒著熱氣的龍井——林澈習慣在看財報時泡上一壺,茶香能讓他的思路更清晰。
突然,桌角電話震動起來,屏幕上跳動的“張一鳴”三個字,讓林澈停下了筆。他指尖劃過接聽鍵,聽筒裡立刻傳來一陣帶著急促呼吸的聲音,那是張一鳴的聲音,卻少了往日的冷靜,多了幾分壓抑不住的雀躍。
“林澈!你現在方便說話嗎?印尼的數據剛出來,我必須第一時間告訴你!”張一鳴的聲音裡混著背景音——隱約能聽到鍵盤敲擊聲和歡呼聲,顯然字節跳動北京總部的辦公室裡正一片沸騰。
林澈往後靠在真皮座椅上,指尖輕輕敲了敲桌麵:“彆急,慢慢說。是tiktok的用戶數據?”
“對!日活!日活破百萬了!”張一鳴的聲音陡然提高,“就在剛才,後台數據跳轉到100.2萬,印尼市場!我們從3月上線到現在,五個月時間,終於衝破百萬日活了!你當初說的‘先啃東南亞,再衝歐美’,真的走通了!”
林澈的嘴角微微上揚,目光落在窗外——黃浦江麵上的貨輪正緩緩駛過,像極了tiktok在海外市場的步步推進。他想起2017年底和張一鳴在中關村咖啡館的那次長談,當時字節剛決定把抖音推向海外,內部對首站市場有分歧:有人建議先攻歐美,覺得發達國家用戶付費意願高;也有人想先做東南亞,認為文化差異小。是他力勸張一鳴選印尼,理由是“東南亞移動互聯網滲透率剛突破50,短視頻還是藍海,且用戶對魔性內容接受度高,適合做冷啟動”。
“恭喜你,一鳴。”林澈的聲音平穩卻帶著真誠,“百萬日活是個裡程碑,但你有沒有發現,前三個月用戶增長一直卡在50萬左右,這半個月突然提速,核心原因是什麼?”
電話那頭的張一鳴頓了頓,語氣變得認真:“我們之前做的本地化太淺了,隻是把界麵翻譯成印尼語,內容還是國內抖音的搬運。這半個月按你之前提的,加了印尼本地運營團隊,推了幾個本地網紅的視頻,沒想到效果這麼明顯。但具體怎麼深化,我還在琢磨。”
林澈站起身,走到數據牆前,手指在空白處虛劃著印尼市場的用戶畫像:“淺本地化隻能拉新,深本地化才能留存。你要讓tiktok變成‘印尼人的tiktok’,而不是‘中國人做的印尼版抖音’。具體分三步:第一,內容要貼地,找當地最火的‘dangdut音樂’——就是那種帶手鼓節奏、歌詞簡單的神曲,比如最近在雅加達街頭巷尾都在放的《椰島搖》,讓運營團隊找本地音樂人合作,做個椰島搖挑戰,引導用戶拍對口型或者編舞視頻,這種內容自帶傳播屬性。”
他停頓了一下,想起前世tiktok在印尼爆火的關鍵節點,補充道:“第二,達人要本土化,彆找國內網紅過去,就簽印尼本地的小網紅——比如大學社團裡的舞蹈隊、夜市裡的小吃攤主,他們更懂當地用戶喜歡什麼,而且粉絲信任感強。給他們開流量扶持計劃,發布視頻給現金獎勵,讓他們帶動普通用戶創作。”
“第三,運營要借勢,印尼下個月有獨立日8月17日),可以發起我的印尼驕傲挑戰,讓用戶拍家鄉的風景、傳統服飾,把內容和當地節日綁定,既能提升用戶粘性,還能獲得當地政府的好感,避免政策風險。”
電話那頭安靜了幾秒,隻有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隨後張一鳴的聲音帶著恍然大悟的興奮:“我明白了!之前總想著把國內的成功經驗複製過去,忽略了‘因地製宜’。你這三步,把內容、達人、運營都釘在印尼本土上了,比我們現在做的深多了!我馬上召集海外運營團隊開緊急會,今晚就把方案定下來!”
“另外,”林澈補充道,“數據監測要跟上,每天看挑戰的參與量、用戶留存率,尤其是7日留存,要是能從現在的30提到50,就算真正紮下根了。”
“放心,我盯著!”張一鳴的聲音裡滿是乾勁,“等印尼跑通了,我再跟你聊泰國、越南的布局,到時候還得請你出主意。”
掛斷電話,林澈轉身,才發現李娜和陳默站在辦公室門口,手裡拿著一疊文件,顯然已經在門口站了一會兒。李娜穿著一身淺灰色職業裝,臉上帶著按捺不住的好奇;陳默則是休閒的連帽衛衣,眼睛瞪得溜圓,手裡的文件都忘了遞過來。
“林總,剛才是……張一鳴總?tiktok在印尼真的……”李娜率先開口,語氣裡帶著求證的期待——她知道林澈在2017年天使輪投了字節跳動,占10的股份,這筆投資一直被團隊視為“壓箱底的布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澈點頭,接過李娜手裡的文件——是字節跳動上季度的財務報告,營收裡抖音海外版當時還沒正式改名tiktok)占比隻有5,但增速已經達到200。他把文件放在桌上,指著數據牆上新調出的印尼地圖:“剛破百萬日活,不過按剛才定的本地化方案,下個月這個數可能要翻五倍。”
“五倍?500萬?”陳默忍不住低呼出聲,手裡的咖啡杯都晃了一下,“這不可能吧?一般互聯網產品在海外市場,日活從100萬到500萬至少要半年,哪有一個月就翻五倍的?”
李娜卻皺著眉思考了幾秒,很快理清了邏輯:“不是不可能。印尼有2.6億人口,移動互聯網用戶1.2億,短視頻滲透率還不到10,市場空白大。而且林總剛才說的本地化策略,剛好擊中了用戶痛點——之前tiktok內容不貼地,用戶看個新鮮就走,現在用本地神曲、本地達人,再借節日造勢,用戶留存和傳播都會上來,社交裂變一旦起來,增速會呈指數級。”
她打開平板電腦,調出印尼互聯網報告:“你看,2018年印尼用戶平均每天刷手機3.5小時,其中2小時在社交軟件上,短視頻剛好填補了‘碎片化娛樂’的需求。隻要內容對味,500萬日活真的有可能。”
陳默撓了撓頭,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但看著林澈和李娜篤定的眼神,也慢慢信了:“那字節的估值豈不是要漲瘋了?現在外麵傳字節估值150億美元,要是tiktok海外爆發,不得翻倍?”
林澈沒接話,隻是把目光重新投向桌上的財務報告——他知道,不止是翻倍,tiktok的海外爆發,會徹底重塑資本市場對字節的認知,從“中國的短視頻公司”變成“全球化的社交平台”,估值的天花板會被徹底掀開。
接下來的一個月,字節跳動的海外團隊以驚人的效率執行著林澈的方案。
8月10日,椰島搖挑戰正式上線,運營團隊找了印尼本地知名音樂人艾哈邁德重新編曲,邀請雅加達大學舞蹈隊拍了示範視頻,視頻裡隊員穿著花襯衫、踩著人字拖,在海灘上跳著簡單卻魔性的舞步,背景是巴厘島的落日。上線24小時,參與量突破10萬,椰島搖登上印尼推特熱搜第三。
8月15日,獨立日前兩天,我的印尼驕傲挑戰啟動。有用戶拍了爺爺珍藏的獨立日勳章,有攤主拍了夜市裡掛的國旗燈籠,甚至有當地官員拍了自己穿傳統服飾的視頻,話題很快被官方媒體轉發,參與量突破50萬,tiktok的7日留存率從32飆升到55。
8月20日,林澈的加密電話再次響起,這次張一鳴的聲音裡滿是難以置信的激動:“林澈!數據!日活523萬!真的破500萬了!留存率58!我們的本地達人池已經簽了200多個,現在每天有10萬條新視頻上傳,服務器都快扛不住了!”
林澈打開電腦上的實時數據後台,看著印尼地區的用戶曲線——從8月1日的100萬,到8月10日的220萬,再到8月20日的523萬,這條陡峭的上揚線像一把利劍,刺破了海外市場的天花板。
消息很快傳到了投資圈。8月25日,高盛發布研究報告,將字節跳動的估值從150億美元上調至300億美元,理由是“tiktok在印尼市場的爆發驗證了其全球化能力,預計2019年tiktok海外營收占比將突破30,成為公司核心增長引擎”。紅杉資本、軟銀等機構也紛紛跟進,給出的估值均在280300億美元區間。
“澈觀資本”的交易室內,李娜拿著高盛的報告,站在數據牆前向團隊彙報。屏幕上,字節跳動的股權結構圖清晰可見,林澈持有的10股份被用紅色框標注出來,旁邊是一行醒目的數字:
“當前估值:300億美元
10股份對應價值:30億美元
按2018年8月彙率1美元=6.8元人民幣)換算:204億元人民幣”
交易室內一片安靜,所有人都盯著那個“204億”的數字,眼神裡滿是震撼。半年前,林澈投資字節時,團隊還有人擔心“短視頻賽道競爭太激烈”,現在再看,這筆投資已經成了“澈觀資本”最耀眼的戰績——比建新股份的1.7億盈利、上海鋼聯的1.5億盈利,加起來還要多一百多倍。
“從2017年底的2億人民幣投資,到現在的204億,回報率102倍。”李娜的聲音帶著一絲莊重,“這是我們目前回報率最高的一筆投資,也是全球互聯網行業近三年最成功的天使輪投資之一。”
陳默看著屏幕,突然想起第一次見林澈時的場景——當時林澈說“未來的互聯網機會在全球化和內容”,他還覺得太抽象,現在終於懂了:“澈哥,你當初怎麼就那麼確定tiktok能在海外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澈走到數據牆前,點開一條印尼用戶拍的椰島搖視頻——畫麵裡,一群孩子圍著手機跳舞,臉上滿是笑容。他輕聲說:“因為好的內容是無國界的。魔性的音樂、簡單的舞步、真實的生活,這些東西不管在哪個國家,都能打動用戶。我們要做的,隻是幫產品找到最適合當地用戶的表達方式。”
他頓了頓,目光投向窗外的天空:“印尼隻是第一站。接下來,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然後是歐美。tiktok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這204億,隻是一個起點。”
李娜點頭,補充道:“我們已經跟字節的財務團隊溝通過,他們計劃明年q1進入美國市場,到時候我們可以提前布局,幫他們做本地化調研。另外,隨著tiktok的爆發,字節的ipo計劃可能會提前,我們需要開始準備退出策略。”
林澈搖頭:“不急著退出。tiktok的增長潛力還沒完全釋放,等它進入歐美市場,日活破億的時候,估值還會再翻幾番。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幫它解決全球化過程中的問題——比如不同國家的政策風險、文化差異,讓它走得更穩。”
交易室內的陽光漸漸西斜,灑在每個人的臉上。有人在小聲討論著tiktok的下一步布局,有人在整理海外市場的數據,還有人在對著那個“204億”的數字拍照——這不僅是一筆投資的成功,更是“澈觀資本”投資理念的驗證:在時代趨勢的浪潮中,找到最具潛力的賽道,用精準的策略幫企業成長,最終收獲時間的紅利。
林澈看著屏幕上不斷滾動的tiktok視頻,嘴角露出一抹深邃的笑容。他知道,tiktok的海外爆發,隻是他科技金融帝國的一塊基石。未來,還有更多像字節這樣的企業,等著他去發現、去扶持。而全球化的星辰大海,才剛剛在他麵前展開。
喜歡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