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春天,當資本市場的大多數目光都被科創板的躁動與5g的喧囂所吸引時,林澈的嗅覺,卻如同最敏銳的獵犬,在充斥著化學試劑氣味的化工領域,捕捉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危險又迷人的金錢氣息。
“澈觀資本”的交易室內,幾份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化工行業周報被特意擺在了一起。李娜指著上麵幾條並不起眼的信息,語氣帶著探詢:“林總,近期分散黑、活性黑等主流染料品種的報價,每周都有小幅上調。雖然幅度不大,但趨勢很連貫。而且,一些中間體,比如h酸,供應似乎變得緊張起來。”
林澈接過報告,目光迅速掃過那些枯燥的化學名詞和價格數字。在他的記憶碎片中,2019年的中國化工行業,正站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持續數年的環保風暴非但沒有停歇,反而愈演愈烈,其鐵拳正從“散亂汙”的小作坊,揮向規模更大、但環保曆史欠賬較多的中型企業。
“這不是普通的季節性波動。”林澈放下報告,走到那麵巨大的數據牆前,調出了中國主要化工園區的分布圖,尤其是在江蘇響水等地的區域,被重點標注了出來。“環保的壓力已經滲透到產業鏈的每一個角落。過去的粗放式發展,積累了太多的環境債務,現在是還債的時候了。而還債的方式,就是落後產能的永久性退出。”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團隊,最終定格在屏幕上浙江龍盛)的代碼上。
“你們覺得,這一輪環保整治,誰會是被淘汰者,誰又會是幸存者,甚至是……受益者?”
一位研究員回答:“肯定是那些環保投入不足、技術落後的小廠先被關停。”
“沒錯。”林澈點頭,“但關停之後呢?市場的需求並不會消失。那麼,空出來的市場份額,留下的價格空間,由誰來填補?”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浙江龍盛的ogo上,“由它這樣的龍頭來填補!浙江龍盛,不僅僅是一家染料公司,它更是一家貫穿染料、中間體甚至上遊基礎化工的一體化巨頭。它擁有規模優勢,能夠攤薄高昂的環保成本;它擁有技術實力,能夠達到甚至超越最新的環保標準。當它的競爭對手們因為環保問題而限產、停產時,龍盛的產能,就變成了稀缺資源,變成了定價權的基石!”
他的分析,為團隊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讓他們看到了傳統周期行業在政策強力驅動下的殘酷與機遇。
就在這時,一條突發新聞如同驚雷般炸響在所有人的信息終端上——
“突發:江蘇響水某化工園區發生重大爆炸事故!”
新聞視頻裡衝天的火光和彌漫的硝煙,讓交易室內瞬間一片死寂。這起事故,以其極端慘烈的方式,瞬間將化工行業安全生產和環保問題的緊迫性,推到了風口浪尖。
林澈凝視著屏幕上那觸目驚心的畫麵,眼神複雜,但語氣卻異常冷靜和堅定:
“這是一個悲劇……但同時也是一根最猛的催化劑。它會讓原本就在收緊的環保和安全監管,以十倍、百倍的力度和速度執行下去。整個染料及中間體行業的供給收縮,將不再是溫和的、漸進式的,而是斷崖式的、休克式的。”
他猛地轉身,看向李娜和交易團隊:
“我們的判斷被加速驗證了!立刻,執行對浙江龍盛的買入計劃!”
“策略:利用市場初期因恐慌情緒可能帶來的誤殺或猶豫,快速建立重倉!”
“操作:投入2.5億人民幣,在11元至12元的區間內,完成所有建倉!”
指令如山。團隊在壓抑的氣氛中高效運轉起來。彼時,大盤和部分化工股因突發事件而下跌,浙江龍盛的股價也出現震蕩,這正好給了林澈團隊絕佳的入場時機。
隨後的事態發展,如同脫韁的野馬。各級政府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席卷全國化工企業,關停整頓令一道接著一道。染料及其關鍵中間體的供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急劇萎縮。
而市場的價格,則如同坐上了火箭。
分散黑ect300的價格,從每噸四萬餘元,一路狂飆,輕鬆突破六萬、八萬……甚至向著十萬元的曆史性關口發起衝擊!
整個產業鏈陷入瘋狂,經銷商囤貨,下遊麵料企業恐慌性采購。新聞裡,“染料價格暴漲”成為了財經版塊的熱點。
浙江龍盛的股價,在這股由悲劇引爆的超級風口上,開始了它的王者征程。
k線圖以一種近乎蠻橫的姿態向上突破,所有的阻力位都形同虛設。在爆炸事故發生後的一個月裡,其股價赫然實現了單月翻倍的驚人漲幅!從林澈建倉的11元區域,一路狂飆至22元以上!
在“澈觀資本”的交易室內,那根代表著浙江龍盛的血紅色長陽,刺眼而奪目。
“我的天,又漲停了!這已經是這個月第幾個漲停板了?”
“染料價格還在漲,根本看不到頂!”
李娜看著後台不斷跳動的數字,向林澈彙報,聲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林總,我們初始投入的2.5億資金,平均建倉成本約11.5元。目前浙江龍盛股價已站穩22元,我們的持倉市值達到約4.78億元。”
她深吸一口氣,報出那個驚人的數字:
“本次投資,浮動盈利超過2.28億元,收益率超過91!而且後麵還有!”
投入2.5億,一個月內浮盈近2.3億!
這恐怖的賺錢速度,讓見慣了場麵的交易員們也為之動容。
林澈看著屏幕上那依舊強勢的盤麵,臉上沒有任何欣喜若狂的表情,反而帶著一種深沉的審慎。
“這是用鮮血和教訓換來的行情。”他的聲音低沉,“我們抓住了機會,但不能因此沾沾自喜。周期股的頂峰,往往伴隨著最狂熱的情緒。通知團隊,開始密切跟蹤染料價格的邊際變化和下遊的承受能力,製定分批退出策略。我們要在供需關係發生微妙逆轉的前夜,帶著利潤離開。”
浙江龍盛一役,再次淋漓儘致地展現了林澈對“政策驅動型周期”的深刻理解和精準把握。他能在悲劇中看到產業邏輯的強化,能在傳統的“染缸”裡,淘出最耀眼的黃金。
喜歡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