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潛龍騰淵——從早期股東到戰略夥伴_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 > 第177章 潛龍騰淵——從早期股東到戰略夥伴

第177章 潛龍騰淵——從早期股東到戰略夥伴(1 / 1)

澈觀資本頂層會議室內,卻暖得像個密不透風的溫室——落地窗外是枯黃的銀杏葉隨風飄落,室內卻燈火通明,長條會議桌上鋪著深綠色台呢,中央擺放著一台巨大的觸控屏,上麵滾動著拚多多最新的運營數據。沒有往日盯盤的緊張,沒有交易指令的急促,隻有一種沉澱後的篤定在空氣中流淌。

林澈坐在主位,手指輕輕摩挲著一份燙金封皮的簡報——《拚多多2019年三季度戰略展望與核心運營數據》。封皮右下角印著小小的“內部股東專享”字樣,油墨還帶著細微的光澤。他抬眼看向對麵的李娜,她手裡拿著平板電腦,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用戶增長曲線。“數據都核實過了?”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沉穩。

“核實三遍了,林總。”李娜點頭,語氣裡帶著難掩的興奮,“截至9月30日,年度活躍買家數正式突破5.85億,日均活躍用戶突破1.2億,這兩項數據都超過了京東同期。更關鍵的是,一線城市用戶占比從去年的12提升到18,客單價環比增長15,‘百億補貼’的效果遠超預期。”她特意加重了“我們”二字——這個詞在澈觀資本內部早已形成默契,因為從2015年拚好貨a輪融資時,林澈就以5000萬美元的注資,拿下了20的原始股份,成為除創始人團隊外最大的外部股東。

“5.85億……”旁邊的資深研究員老陳推了推眼鏡,看著觸控屏上那條近乎垂直的增長曲線,還是忍不住感慨,“四年前您決定投的時候,多少人說這是‘下沉市場的低價遊戲’,勸您謹慎。現在再看,這哪是遊戲,這是重構了整個電商的流量邏輯。”

林澈聞言,嘴角泛起一絲淺笑,思緒不自覺地飄回2015年的那個夏天。當時他剛從美國考察回來,雷軍特意約他在中關村的一家咖啡館見麵,身邊坐著一個戴黑框眼鏡、穿格子襯衫的年輕人——黃崢。“林總,這是黃崢,拚好貨的創始人。”雷軍介紹道,“他做的‘社交拚團’模式,我覺得有戲。”

那天下午,黃崢拿著一台舊筆記本電腦,打開了拚好貨的後台數據:“您看,我們通過微信好友拚團,單款橙子上線三天就賣了10萬斤。傳統電商是‘人找貨’,我們是‘貨找人’,用社交裂變的方式降低獲客成本,這在下沉市場太管用了。”林澈看著屏幕上跳動的訂單數據,突然問:“如果有一天,你不滿足於賣水果,想做全品類電商,最大的障礙是什麼?”黃崢愣了一下,隨即眼中閃過光芒:“供應鏈和用戶信任。但我相信,隻要把‘拚’的邏輯做透,這些都能解決。”

就是這一句話,讓林澈下定了決心。當時團隊內部反對聲一片,風控總監甚至拿出報告:“社交電商模式太新,沒有成功案例,5000萬美元投進去,很可能打水漂。”但林澈力排眾議:“我們投的從來不是模式,是人,是對市場的洞察。黃崢能看到下沉市場的流量紅利,還能把‘拚團’做成可複製的模型,這就是價值。”

“現在看來,當時的判斷沒錯。”林澈收回思緒,手指在觸控屏上輕點,切換到“百億補貼”的詳細數據頁,“但我們不能隻盯著用戶數和增速,要看到這背後的戰略意圖。李娜,具體說說補貼的重點品類和市場反饋。”

李娜立刻操作屏幕:“重點補貼的是3c數碼、家電和美妝三大類。以iphone11為例,我們補貼後價格比官網低800元,上線當天就賣了5萬台,庫存三次售罄。用戶評論裡,‘正品’‘劃算’的關鍵詞占比超過70。這說明‘百億補貼’不僅是拉新,更是在打一場‘品牌認知戰’——讓用戶相信,拚多多不僅有低價農產品,也有靠譜的高端商品。”

“可這麼燒錢,什麼時候是個頭?”負責財務分析的小張皺起眉頭,調出利潤表,“三季度虧損擴大到23億元,同比增加120,華爾街的分析師已經在唱空了。”

會議室裡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林澈。他卻不以為意,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小張,你做財務分析要算‘長期賬’。短期虧損換來了什麼?是18的一線城市用戶占比,是客單價15的提升,是‘正品心智’的建立。這些東西,用錢買不來,錯過了窗口期,再花十倍的錢也補不回來。”

他走到觸控屏前,指著“農產品上行”的數據模塊:“相比‘百億補貼’,我更看重這個。去年農產品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直連農戶超過800萬戶。我們在雲南建了鮮花冷鏈倉,在山東搞了蘋果分選線,這些供應鏈基礎設施,才是拚多多最深的護城河。傳統電商賣農產品,中間要經過批發商、零售商,層層加價;我們直接從田間到餐桌,把流通成本降了30,農民多賺錢,消費者少花錢,這才是真正的價值創造。”

老陳若有所思地說:“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就像當年京東建物流,短期虧損,但長期來看,物流成了它的核心競爭力。拚多多現在做供應鏈,也是這個邏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錯。”林澈讚許地點點頭,“作為股東,我們不僅要關注股價,更要支持管理層做‘難而正確的事’。當年黃崢決定做農產品上行,很多投資人不理解,覺得‘太土’,但我們不僅投錢,還幫他對接了農業農村部的資源,介紹了褚橙的供應鏈團隊。現在看來,這條路走對了。”

就在這時,林澈放在桌上的加密電話突然震動起來,屏幕上顯示著“黃崢”的名字。會議室裡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身體——這位拚多多的創始人,很少在非董事會時間直接聯係股東。

林澈按下接聽鍵,將電話開了免提,黃崢那帶著江浙口音的聲音立刻傳來:“林總,數據看了吧?‘百億補貼’這步棋,沒讓你失望吧?”

“何止沒失望,簡直是驚喜。”林澈笑著回應,語氣裡帶著股東間的默契,“一線城市用戶增速超出預期,客單價也上來了。不過我更關心你說的農業科技,進展怎麼樣了?”

“正在推進!”黃崢的聲音裡透著興奮,“我們在海南建了智慧農業實驗室,用ai技術監測芒果的成熟度,準確率達到92;還和中國農科院合作,培育抗病性更強的水稻品種。下一步,我們想把這些技術免費開放給農戶,真正從源頭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效率。”

“這個方向很好。”林澈點頭,“農業科技是長期主義的事,需要耐心和投入。澈觀資本可以幫你對接更多科研資源,再投一筆錢到農業科技基金裡,支持你把這件事做深。”

電話那頭傳來黃崢爽朗的笑聲:“有林總這句話,我心裡就有底了!華爾街那邊的質疑聲,我一點都不在乎,隻要把供應鏈做紮實,把用戶體驗做好,股價自然會反映價值。”

“對,沉下心來做實事最重要。”林澈頓了頓,補充道,“月底的董事會,我會提議增加供應鏈和農業科技的預算,你放開手腳乾。”

掛了電話,會議室裡一片寂靜。李娜率先打破沉默:“林總,您和黃總的戰略默契,真的太讓人佩服了。一般股東隻看短期回報,您卻一直在幫公司鋪路。”

林澈笑了笑,走到觸控屏前,調出持股價值評估表:“這不是幫公司,是幫我們自己。”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

初始投資:5000萬美元2015年a輪,獲20股權)

經b、c、d輪稀釋後,當前持股比例:18.5

按2019年11月拚多多市值450億美元計算:

持股價值=450億x18.5=83.25億美元

折合人民幣=83.25億x6.8≈566.1億元

“從5000萬美元到566億人民幣,160多倍的回報。”小張看著這個數字,眼睛都直了,“這簡直是投資界的神話!”

“神話的背後,是對趨勢的判斷和長期的堅守。”林澈關掉評估表,語氣平靜,“我們當年投拚多多,不是賭它能賺多少錢,而是賭它能改變什麼。現在看來,它改變了下沉市場的消費方式,改變了農產品的流通鏈路,這才是最大的價值。”

他走到窗邊,看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流:“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財務投資,更是生態協同。李娜,你牽頭成立一個專項小組,對接拚多多的供應鏈部門,把我們投資的冷鏈物流、農業科技公司資源導進去;老陳,你負責研究拚多多全球化的可能性,看看在東南亞市場能不能找到合作機會。”

“明白!”眾人齊聲應道,會議室內的氣氛重新活躍起來,每個人都在為這個“生態協同”的新目標興奮著。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會議室,將林澈的影子拉得很長。他拿起那份燙金簡報,封麵的“拚多多”三個字在陽光下格外耀眼。他知道,566億的賬麵回報隻是一個數字,真正的價值,藏在那些連接田間地頭的冷鏈車裡,藏在一線城市用戶的好評裡,藏在與黃崢並肩前行的戰略默契裡。

從早期股東到戰略夥伴,從財務投資到生態構建,這場持續四年的投資,早已超越了金錢的意義。它印證了林澈“在無人問津時播種,在人聲鼎沸時堅守”的投資哲學,也讓他的資本版圖,從單純的股票交易,延伸到了更廣闊的產業生態。

窗外的銀杏葉還在飄落,但林澈的目光卻望向了更遠的未來——那裡,有拚多多全球化的藍圖,有農業科技的突破,更有一個由資本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全新商業圖景。

喜歡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念起萬劫生 我在吸血鬼社區裡努力搞錢 路餘,我不喜歡你了 吃大瓜!玄學老祖她又開播啦! 被賣給瘸腿獵戶,饑荒年天天吃肉 重生80年代,從傻子到大山之主 惡女覺醒,錯把重生黑蓮花當乖狗 甩完渣男,轉頭上戀綜談戀愛 高考後,直接財富自由! 末世:我有一座虛空製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