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的北京,寒風凜冽,林澈在寧德時代看似平淡的財報中,看見了新能源革命的曙光。一場由動力電池引領的產業變革,正悄然改變著全球能源格局。
一月六日,北京金融街的"澈觀資本"總部內,林澈站在巨大的數據屏前,目光如炬。屏幕上顯示著寧德時代近一年的k線走勢,那條在百元附近盤整許久的曲線,正在醞釀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爆發。
"林總,寧德時代近期資金關注度開始提升。"李娜將一份深度調研報告放在林澈麵前,"雖然目前股價還在110元附近震蕩,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複蘇邏輯正在逐步驗證。"
林澈接過報告,指尖在關鍵數據上快速劃過:"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企業,用不到十年時間就成長為全球動力電池龍頭。看這裡,2019年他們全球裝機量達到32.9gh,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早上七點整,核心投資團隊齊聚會議室。空氣中彌漫著現磨咖啡的香氣,與大戰前的緊張氣氛交織在一起。
陳昊率先打開投影儀:"根據我們的調研,寧德時代已經構建了全方位的客戶矩陣。國內客戶包括北汽、廣汽、長城、小鵬、蔚來、吉利等主流車企,國際客戶則覆蓋特斯拉、寶馬、大眾、奔馳等全球巨頭。"
"但是風險也不小。"風控總監王明推了推眼鏡,"公司毛利率從2016年的43.70持續下滑至2020年三季度的27.41。如果成本控製能力跟不上,可能會影響盈利能力。"
林澈站起身,在白板上快速寫下幾個關鍵數字:"我們來算一筆賬。寧德時代目前市值約2500億元,如果按照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需求1300gh計算,公司維持2530的市場份額,對應的營收空間將非常可觀。"
他轉身麵向團隊,眼神銳利:"更重要的是,全球交通出行電動化的趨勢已經確立。寧德時代和中石油分彆作為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的能源供給方,這種替代才剛剛開始。"
李娜補充調研數據:"我們監測到,公司在技術創新方麵的投入非常堅決。2020年研發投入35.69億元,研發費用率高達7.09,這個比例在製造業中相當驚人。"
會議室裡陷入短暫的沉默。每個人都在消化這些信息,權衡著機會與風險。
二月三日,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出現了。
"林總,重大消息!"陳昊快步走進林澈辦公室,"寧德時代發布公告,與特斯拉簽訂了《productionpricingagreeent(china)》,將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
林澈立即調出這條公告,眼中閃過思索的光芒:"這意味著寧德時代正式進入了特斯拉的供應鏈。雖然目前隻是供貨協議,但這對公司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地位都是重大提升。"
在當天的投資決策會議上,林澈詳細闡述了他的判斷: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占整車成本的40。而寧德時代通過這次與特斯拉的合作,進一步鞏固了其行業龍頭地位。"
他調出行業數據支撐自己的觀點:"根據sneresearch統計,2019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115.21gh,預計2025年將達到1300gh以上,增長空間超過10倍。"
李娜提出疑問:"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還存在分歧,不少投資者擔心補貼退坡會影響行業發展。"
"這正是我們的機會。"林澈語氣堅定,"在市場認知存在分歧時布局,在認知一致時退出。現在,分歧正在逐漸消除。"
二月十日,周一。林澈提前來到交易室,在晨會上明確下達指令:
"執行買入計劃,目標寧德時代。總金額3億元,建倉區間105115元。"
"注意,"他特彆強調,"要分批買入,保持隱蔽。寧德時代日成交金額在20億元左右,我們的資金量需要精細操作。"
交易團隊立即進入戰鬥狀態。交易員們各就各位,手指懸在交易終端上方,準備開始這場新能源領域的資本布局。
九點十五分,集合競價開始。寧德時代以108.5元平開,成交量溫和。
"開始建倉。"林澈的聲音在寂靜的交易室內格外清晰。
"108.8元,買入500萬元。"
"107.9元,買入800萬元。"
"109.2元,買入600萬元..."
交易員們以精妙的配合,將大單拆解成數十筆小單,悄無聲息地融入市場。
李娜緊盯著資金流向係統:"目前買入1.5億元,平均成本108.6元。市場似乎沒有察覺我們的動作。"
然而,就在上午十點,突發狀況出現了。
"有情況!"陳昊突然喊道,"買盤突然增多,股價直線拉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交易室內氣氛驟然緊張。林澈快步走到陳昊身邊:"查資金來源。"
"來自上海的機構席位,應該是某家公募基金。"陳昊快速調出數據,"他們也發現了寧德時代的價值!"
股價在大量買盤推動下快速突破115元,漲幅超過6。如果繼續在這個價位買入,建倉成本將大幅提高。
"怎麼辦?要追高嗎?"一位年輕交易員緊張地問道。
林澈沉思片刻,搖了搖頭:"停止買入,耐心等待。"
李娜不解:"可是如果股價就此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