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上海,霓虹依舊,卻難掩其下湧動的暗流與血腥。
在這座“孤島”的肌體上,盤踞著三條貪婪的金融吸血蟲——日本正金銀行、朝鮮銀行與興業銀行。
它們並非普通的商業機構,而是日本帝國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為戰爭輸血的金融觸手。
正金銀行,成立於1880年,總行橫濱,是日本政府特許的“國策銀行”,其上海分行自1894年甲午戰爭後便紮根於此,專司管理外彙、支持軍費及對華貿易融資,是日本對華經濟戰的絕對主力。
朝鮮銀行,作為日本在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工具,其上海分行同樣深度參與對華金融滲透,操縱外彙市場,強製推行軍用票和“聯銀券”等偽幣,用金融鐮刀收割著中國的財富。
而興業銀行,則更像是一台隱秘的戰爭發動機,主要為日本龐大的軍工業提供低息貸款,用於向歐美購買先進的機床、技術專利和戰略原料,是日軍武器得以不斷升級的背後推手。
“這三家銀行,流淌的都是中國百姓的黃金之血,沒有一個好東西,一個都不能放過。”
陳軒隱身於陰影之中,眼神冰冷如刀。
可以的話,他真想立刻掏出榴彈炮,給前麵的建築一炮。
但不行,這樣做的影響太大,而容易暴露。
相比之下,還有更安全更穩妥的方法——他手頭還有兩枚沒有使用的飛雷神術式,隻要能將它們送入銀行那戒備森嚴的金庫。
那麼裡麵的金山銀山便如同自家後院,予取予求。
然而,盲動意味著風險。
自己需要更精確的情報——那些被劫掠的財富,究竟有多少還留在上海,是否真的保存在金庫之中,又或者其他地方。
在目前的上海,唯一能夠知道這些的,唯有……
陳軒按下內心的躁動,離開正金銀行,來到了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
這座看似莊嚴的外交機構,在戰爭時期早已褪去偽裝,其職能已徹底轉向戰時情報協調、經濟控製與資源調配。
它如同一個微縮的東京政府,在華的許多經濟掠奪指令,都由此發出。
儘管手握槍杆子的陸軍馬鹿和海軍時常不把外務省放在眼裡,但在處理劫掠財富的歸攏、登記與轉運上,領事館依然享有絕對的行政管轄權,就連特高科亦無權過問。
此時的陳軒,早已不是當初剛剛踏入上海的菜鳥。
25級的中忍,還擁有漩渦血脈,以及單勾玉寫輪眼,讓他在這龍潭虎穴中如入無人之境。
陳軒變身成狸花貓,巧妙地避開巡邏的衛兵和暗哨,還有那討厭的狗子,來到了總領事辦公室。
一根鐵絲,注入查克拉。
輕鬆的將門撬開,陳軒閃身進入。
辦公室內彌漫著雪茄和榻榻米混合的氣息。
陳軒的目光迅速鎖定了一個嵌入牆壁的隱蔽式保險櫃。
他沒有試圖破解複雜的機械密碼鎖,而是將手按在冰冷的金屬門上,查克拉感知如同水銀般滲透進去,感應著內部的結構。
然後,輕輕扭動轉盤,隻用了三分鐘,便打開了保險櫃。
櫃內文件繁多,陳軒憑借寫輪眼的快速記憶能力,迅速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