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軒對那位可憐的漢斯·威默爾先生的遭遇一無所知,即便知道了,心中也不會產生一絲同情。
這些遠渡重洋來到東方的軍火販子,全都是一群嗅著戰爭血腥味而來的禿鷲,跟日本鬼子沒什麼兩樣,都是籍由中華民族的苦難牟利。
他們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浸透著中國軍民的血淚,甚至可能還在暗自慶幸戰火的蔓延。
畢竟,局勢越危急,絕望的人們才越願意掏出最後一枚銅板來換取保命的武器。
時間悄然滑至1937年12月9日。
南京城外的炮聲已如同敲在耳邊的喪鐘,震得人心發顫。
然而,平民的疏散工作卻進展得極其緩慢,目前轉移的老百姓還不到十萬。
白日裡,日軍的飛機就像是饑餓的蒼蠅,在長江上空盤旋,任何大規模渡江的行為都無異於自殺。
也難怪南京方麵不敢大規模轉移黃金。
與之相對,南京城內的防禦工事,卻也在無數市民與士兵們夜以繼日的奮戰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著。
男人、婦女、甚至半大的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保衛家園貢獻力量。
但隨之而來的,是糧食與各類物資,尤其是水泥、鋼筋等建築材料的劇烈消耗。
守軍已經開始拆解廢棄工廠的機器、甚至部分無主房屋,但依然杯水車薪。
於是,陳軒接到了一項更加緊迫的新任務——不惜一切代價,籌措水泥鋼筋,以及……無上限的糧食。
如今的南京城內,尚存約四十萬市民,加上近二十萬守軍,那就是整整六十萬張嘴巴。
即便能通過夜間小艇竹筏冒險進行一些微量補給,但麵對如此龐大的人口,也是杯水車薪。
陳軒第一次深切地體會到了,在戰爭的絞殺下,有錢也買不到物資的巨大困境。
單純的加價也是效果寥寥。
因為日本華中方麵軍早已下達嚴令。
“在清鄉地區與上海地區之中間地帶所囤積之重要食糧,凡認為係偷運至上海地區者,概由日本陸海軍強行收買之。”
這是一道赤裸裸的搶劫指令,旨在絞殺上海的食物供給。
陳軒縱然有通天財力,將各大洋行的存糧掃蕩一空,最終湊到的,也不過是區區一千噸糧食。
這點儲備,對於六十萬人而言,即便實行最嚴格的配給製,也僅能支撐一個星期。
這場隱秘的糧食掃貨,自然在暗流湧動的上海灘引起了軒然大波,特高科內部幾乎炸開了鍋,連駐滬日軍都受到了驚動,開始追查這筆龐大糧食的去向。
就讓他們像無頭蒼蠅一樣去找吧。
陳軒早已利用飛雷神之術,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這批救命的糧食送達了南京的秘密倉庫,還有大量的水泥和鋼筋。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不知不覺,【死亡名單】任務的完成度悄然提升至5。
顯然,前線的國軍將士們,正利用他輸送去的武器,讓更多的侵略者付出了血的代價。
由此可見,凡是因他的介入而比原定曆史“早夭”的日軍,其“功勞”都會被係統記在他的賬上。
唯一遺憾的是,那關係著南京城最終命運的【終極主線任務】還未完成,這導致陳軒暫時無法開啟其他主線任務,所以目前隻能依靠完成每日的隨機任務來積累經驗和金幣,緩慢提升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