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9點,上海北站,汽笛撕裂了冬日的沉悶。
一列滿載著彈藥、藥品、食品以及替換武器的日軍軍需列車,如同一條暗綠色的毒蛇,緩緩駛出站台,朝著丹陽方向前進。
月台上,幾名被陳軒控製的日軍調度員麵無表情地記錄著發車時間,筆尖劃過紙麵的聲音冰冷而規律。
幾乎在同一時間,黃浦江碼頭上,布朗提著手提箱,踏上了前往馬尼拉的客輪甲板。
他回頭望了一眼霧氣朦朧的上海灘,摸了摸貼身口袋裡的那根銘刻著飛雷神術式的金條,這是“少爺”交予的最高任務,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
列車轟鳴著駛過蘇州,進入無錫路段。
這裡地勢相對平緩,鐵軌兩旁是荒蕪的稻田和零落的村莊,訴說著戰爭的殘酷和日軍的殘暴。
按照“既定計劃”,列車緩緩停靠在了一個預設的臨時避讓點。
砰!
一聲輕微的爆鳴,車廂頂上,一隻駐足觀望的烏鴉在一陣白煙中,化作了陳軒的身影。
看到押送的士兵們已經將每一節車廂的大門打開,他滿意的點了點頭。
“很好!”
然後縱身躍下車頂,沒有墨跡,迅速穿梭於每一節如同鬼魅般穿梭於每一節密封的車廂之間。有阪步槍彈、甜瓜手雷、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的備用零件、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彈、日軍製式急救包、壓縮乾糧、冬季軍大衣……
這些維係著日軍前線戰鬥力的血液,儘數被吸納一空
緊接著,陳軒又從背包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同等體積的碎石箱,迅速填充回去。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不過短短十餘分鐘,火車上的軍需物資已被徹底調換。
他來到押運車廂,看著那幾十名表情嚴肅,眼中充斥著對自己無儘忠誠的日本士兵,冷然下令。
“繼續前進,抵達丹陽後,按常規程序交接。”
“嗨!”
負責押運的中尉敬禮回應,隨後重新啟動火車,繼續前進。
目送火車遠去,陳軒也激發“飛雷神術式”,再次回到南京的秘密倉庫。
因為戰事緊張,之前存放的物資早已被運走,空蕩蕩的一覽無餘。
陳軒立刻將背包中的物資取出來,很快便將倉庫填滿,然後前往南京衛戍司令部。
南京衛戍司令部,張發魁的精神要比前段時間好了不少。
不僅是因為長時間服用兵糧丸,潛移默化的強化著他的體質,還因為前線戰事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國軍依托外廓陣地和不惜代價建立的工事,終於擋住了日本瘋狂的攻勢,給予迎頭痛擊。
最重要的是,這不是依靠陳軒在後方斬首製造混亂,而是士兵們憑借自己的雙手打出來的戰果。
他們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打出了中國人的自信。
事實證明,當武器處於同一水平,中國人一點都不比日本人差。
這件事所帶來的意義,已經超越了這場戰役本身。
它正在一點點重塑著這支軍隊,乃至這個飽受屈辱的民族的脊梁和自信。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對外戰爭幾乎都是輸,所以不僅是民間,就連高層也畏外國人如虎。
這種怯戰的思想,直到二十年後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以一己之力擊敗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才真正樹立了中國的民族自信心。
隻要中國人恢複自信,敢打敢戰。
四萬萬同胞團結起來的力量,足以打敗一切敵人。
陳軒聽到後,也非常欣慰。
中國人,從來都不比任何人差,更不可能輸給小日子!
雙方簡單的交換了一下這段時間的情報後,陳軒將自己新獲得的能力——“潛腦操砂之術”與“舌禍根絕之印”,以及初步控製上海部分日軍和關鍵節點的情況,向張發魁和盤托出。
張發魁聽得目光炯炯,用力一拍大腿。
“好!此計大妙!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派出更多的人前往上海。”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著外麵陰沉的天空,沉吟道:
“陳老弟,依我看,隨著南京戰事陷入僵持,東京那幫家夥很快就會明白,他們想要在短時間內征服中國不過是癡人說夢。屆時,他們必然要效仿偽滿以華製華之策,扶植偽政權,利用中國人來管理、壓迫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