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最後一天,農曆丁醜年除夕。
儘管戰火將金陵外圍燒灼得滿目瘡痍,但在這片古老土地的脈搏深處,辭舊迎新的傳統依舊頑強地躍動著。
黃昏時分,陳軒的身影悄然出現在金陵衛戍司令部附近的一處秘密倉庫。
這一次,他帶來的不是冰冷的軍火,而是足以溫暖數萬將士身心的年貨——從菲律賓緊急調運來的大量糧食、熱帶水果,以及專門趕製的各種肉、蔬菜、水果罐頭。
“老弟,你這……你這是雪中送炭,情義千金啊!”
張發魁看著堆積如山的物資,尤其是那些在戰前都堪稱奢侈的水果和罐頭,這位見慣了身經百戰的鐵血將軍,眼眶也不禁濕潤了。
在這寒冷的除夕夜,在這朝不保夕的戰場,這些物資的價值甚至比黃金還要珍貴。
“將士們浴血奮戰,保家衛國,過年了,總不能連頓像樣的年夜飯都沒有。”
陳軒平靜的說道,仿佛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所有部隊,包括在敵後遊擊的兄弟,一個都不能少。軍餉、新衣、鞋子,按之前的標準發下去,這些罐頭和水果,算是額外的一點心意。還有這個……”
他指了指旁邊一些密封的小瓶子。
“甜糯米酒,每人一小瓶,暖暖身子,也算有過年的意思了。”
命令迅速下達去。
當這些意想不到的年貨分發到第三戰區每一個士兵,無論是堅守在冰冷戰壕裡的德械師精銳,還是轉戰在水網村落間的遊擊隊員手中時,所引起的震動是空前的。
沉甸甸的大洋,厚實的新棉衣和膠底鞋,各種油汪汪的肉罐頭、清甜的水果罐頭,甚至還有一小瓶象征著團圓和吉祥的甜酒……
許多士兵捧著這些東西,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有些年輕的新兵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淚。
在生死一線的戰場上,這份實實在在的關懷,比任何空洞的口號都更能凝聚人心。
“張長官沒忘了咱們!”
“跟著這樣的長官打仗,死了也值!”
“媽的,過年了還有肉吃有酒喝,這仗打得,硬氣!”
人心,在這一刻被徹底收攏、凝聚。
陳軒深藏功與名,在物資交接完畢後,便悄無聲息地返回了上海。
上海的租界,依舊維持著一種畸形的繁華。
除夕夜,陳軒先是與“潛龍”小組的周衛民等人簡單碰頭,聽取了上海各方勢力的最新動向,尤其是土肥原特高科在鬆井石根事件後的混亂與內部清查情況。
隨後,他又與“朱雀”小組的李佳怡、趙有才等人在一處安全屋吃了頓便飯。
席間,李佳怡看向陳軒的眼神依舊複雜,關切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幽怨,但陳軒隻是以公務繁忙,局勢緊張為由,並未多做停留。
最終,他回到了霞飛路那棟幽靜的洋樓。
這裡,有另一個人在等他。
山中井野,或者說陳秋英,已經準備好了一桌雖不奢華卻頗為用心的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