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辦公點。
新年初始,國民政府大部已遷至這座群山環繞的城市,軍事委員會更是早已在此正式辦公。
包括蔣委員長也已從江城移駐山城,遠離烽火連天的前線。
此刻,由於金陵戰事的激烈僵持,日軍主力被迫不斷向淞滬地區集結,導致其他戰線的壓力相對減緩。
全國戰局因此呈現出一種暴風雨前的詭異平靜,不再像戰爭初期那般一潰千裡。
張發魁將軍“以空間換時間”、“以金陵為磨盤”的戰略構想已初見成效。
金陵,如同一枚深深楔入敵人腹地的鋼釘,不僅牢牢吸引著日軍的注意力,更在持續消耗著其寶貴的兵員與物資。
然而,前線將士還在浴血拚殺,後方某些人的老毛病卻又開始發作。
一些高層人士開始隱秘地非議張發魁,指責其“勾結不明勢力”、“私掠國家財富,中飽私囊”、“擁兵自重,知情不報”等等。
金陵倉促遷都,確有大量資產未能及時轉移。
儘管張發魁已多次稟明,這些資金正通過絕密渠道用於采購前線急需的軍火物資,但在某些人看來,麵對金山銀海,誰能保證他張發魁不起貪念?
若換做他們自己,是斷然不會將如此巨資儘數用於戰爭的。
金陵雖被圍困,但日本人豈能真的滴水不漏。
如今國黨通過水路,依然源源不絕的向金陵運送物資和人員,這些渠道,難道不能反向運出黃金嗎?
至於前線物資,暫緩一些也餓不死人,正好讓那些從全國各地支援而來的士兵,“順路”護送轉移出來的黃金……
蔣委員長內心已然有所猜忌,隻是礙於張發魁此前立下的軍令狀以及金陵戰事正值緊要關頭,才暫時將那些非議壓下。
一旦兩個月期限一到,或其他戰線穩固下來,這筆賬必然要清算。
即便屆時決定放棄金陵撤退,二十萬大軍,護送幾千噸黃金也並非難事。
畢竟,在有些人眼裡,黃金確實比人命更“值錢”。
因此,軍統局當前的工作異常繁重,除上海及各地淪陷區的情報工作外,還需不斷派遣精乾特工潛入金陵,一方麵協助防禦,另一方麵也肩負著某些不便明言的特殊使命。
如今張發魁大權在握,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更因堅守金陵、屢挫敵鋒而聲名鵲起,其在國內外的威望日隆,這已深深觸動了某些高層的神經。
要知道,張發魁可不是蔣凱申的嫡係。
但是今天,毛人龍突然收到一份來自申海“狼蛛”的標注“十萬火急‘的電報。
毛人龍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呈送給了正在書房內批閱文件的戴老板。
戴老板看完電文,臉色瞬間陰沉如水。
他起身在書房內踱了兩步,隨即抓起桌上的紅色專線電話。
“喂,給我接委員長辦公室!……對,立刻,就說雨濃有重要情報稟報!”
電話接通後,戴老板用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向電話那頭的校長彙報了申海方麵傳來的消息。
聽筒裡沉默了片刻,隨即傳來帶著濃重浙江口音的怒斥拍桌聲,即使隔著電話線也能感受到那勃然的怒火。
“娘希匹!這群數典忘祖的漢奸!日本人前腳剛占申海,他們後腳就急著賣國求榮?!”
“絕對不允許!你們軍統一處、二處,必須給我聯起手來!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這個什麼狗屁偽政府給我掐死在繈褓裡!所有參與其中的漢奸,有一個算一個,統統給我清除掉!”
“要以儆效尤,讓所有人都看看,叛國投敵當漢奸,是什麼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