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軒站在眾人麵前,看著那一道道震驚、狂喜、信服的目光,明白軍心已定。
“弟兄們,放開手腳去乾!人來多少,我要多少!我張啟發,在這裡向你們,也向所有即將加入的弟兄保證:糧食,絕對管飽!軍餉,絕對足額!武器彈藥——”
他故意拉長了音調,擲地有聲地承諾。
“很快就會多到你們用不完!倉庫會堆滿,多到需要你們拚命去打,才能消耗掉!”
這番底氣十足的宣言,並非空穴來風。
坐擁從金陵運出的數千噸黃金,加上在東南亞攫取的巨額財富,他此刻掌握的資金,換算成美元已經超過百億。
要知道現在美國的gdp也不過八百多億美元。
一千萬大洋,灑灑水啦。
另外,背包裡還囤積著數千噸的糧食和生活物資,這些足以供這支部隊半年的消耗。
真正的缺少的,反而是武器和彈藥。
目前靠繳獲和零星購買,支撐一兩萬人的部隊尚可,一旦隊伍按照預期迅猛擴張,現有的渠道將立刻捉襟見肘。
尤其是彈藥,這個世界的金陵守軍能跟日軍打出一比一甚至更低的傷亡比,靠的就是他不限量的彈藥投送。
後世,華夏普遍都患有火力不足恐懼症,陳軒也是如此。
下一步,必須親自去趟日本、美國,還有歐洲了。
尤其是被稱為“民主兵工廠”的美國,其恐怖的工業潛力在二戰中展現得淋漓儘致。
根據他前世的記憶,美國在二戰期間生產了全球超過四成的武器裝備,通過《租借法案》援助盟國的物資足以武裝數千萬大軍。
現在二戰尚未全麵爆發,美國的工業機器還未完全轉向軍工,這正是提前布局的黃金時機。
陳軒現在有的是錢,完全可以直接收購或參股那些有潛力的中小型軍工廠。
甚至,憑借超越時代的見識,引導他們開發更適用的武器。
如果商業手段不行,那就彆怪他開掛了。
非常之時,當用非常手段
當然,最理想的模式,是直接在東南亞,或者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建立屬於自己的秘密軍工基地。
將收購的工廠設備、核心技術人員整體搬遷過去,另外還可以將未來遷移過去的華夏老百姓,訓練成技工。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然而,所有的宏圖偉略,都麵臨著一個無情的約束——時間。
陳軒抬起頭,目光跨越陸地和海洋,望向1938年陰霾沉重的天空。
“時間……不多了啊。”
他在心底發出一聲歎息。
曆史的洪流奔騰不休,明年9月,德國裝甲集群就將按照“白色方案”閃擊波蘭,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序幕,整個世界都將被卷入更巨大的漩渦之中。
他必須爭分奪秒,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讓這支剛剛誕生的“抗日義勇軍”快速成長、淬煉成鋼,成為一支能在未來殘酷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力量。
會議在振奮和希望的氛圍中結束。
新上任的縱隊長們,帶著沉甸甸的安家費,還有大量的武器物資,以及陳軒的整編命令,返回各自的據點。
那些卡車,陳軒也全部交給了他們,回去後讓黑土在淞滬一些隱蔽的地區建造十幾座大型倉庫,到時候讓他們自行去倉庫搬運就可以了。
“啊噴!”
申海,正在各個安全屋的地下建造密室和通道的黑土打了個噴嚏。
“誰在念叨我?”
護送各個縱隊長安全的返回據點,除了少部分彆有用心之人,大多數人在聽到“抗日義勇軍”的待遇,和白花花的大洋後,全都欣然接受。
另外,還有五百名江湖氣比較重的人,也著手安排,讓他們前往申海,加入警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