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愣了愣,一把抓過新糖塞進嘴裡,哭聲戛然而止。
冬雪悄悄從俊英懷裡探出頭,看了眼老太太,又把掌心的糖往俊英眼前遞了遞,小聲說:“媽,分你一半。”
俊英搖了搖頭,剝了糖紙給她塞進嘴裡,“媽不吃,你吃……”
冬雪笑了,露出兩隻小小的梨渦。俊英把臉輕輕貼在她的小臉上,心裡溫暖而欣慰。
火車駛入烏蘭浩特站時,天已經擦黑了。
俊英費勁巴力把旅行袋挪到了車門口,抱著冬雪,等著火車進站。
站台昏黃的燈光透過車窗照進來,俊英一眼就看見了人群裡的德昇。他穿著筆挺的軍裝,筆直的站在接站的人群裡,那麼顯眼。
德昇比上次探家時黑了些,也壯實了些,正踮著腳往車廂裡張望,眉頭微微皺著,顯然是等急了。
“德昇!這兒呢!”俊英抱著冬雪揮揮手。
德昇立刻擠了過來,扒著車門先接過冬雪,把她緊緊摟在懷裡,嘴唇在她軟乎乎的臉蛋上親了又親。“我的小雪寶,想爸爸沒?”
冬雪起初有些認生,愣愣地看著他,過了一會兒才伸出小手摟住他的脖子,小聲喊了句“爸爸”。
德昇眼圈一下子就紅了,又轉身去接旅行袋,掂量了一下就皺起眉:“怎麼帶這麼多東西?沉壞了吧?”
“都是孟主任和同誌們給的,說讓你嘗嘗家裡的味道。”俊英笑著說。
德昇扛著旅行袋,一手抱著冬雪,腳步輕快地往出站口走。俊英緊緊地跟著他,一步都不敢落下。
“師部的招待所都安排好了,專門給家屬留了帶窗戶的房間,曬衣服方便。”他絮絮叨叨地說著,“食堂大師傅知道你要來,說明天給做東北菜,你愛吃的酸菜燉粉條。”
俊英聽著,心裡像揣了個暖爐,一路的疲憊都散了。
師部的招待所是排磚瓦房,刷著米黃色的牆,院子裡種著幾棵白楊樹。
家屬們都住在這兒,大多是隨軍久了的,見俊英帶著這麼小的孩子來探親,都熱情地過來打招呼。“這就是德昇家的小閨女吧?真秀氣。”
“俊英妹子,有啥需要幫忙的就吱聲,彆客氣。”住在隔壁的是劉耀奇的愛人,她給俊英送來了一壺熱水:“咱們這兒自來水涼,給孩子洗尿布得用溫水。對了,劉耀奇跟德昇是一個連的,聽說冬雪來了,下午就跟梁百權他們念叨好幾回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劉耀奇和梁百權就揣著糖塊來了。
劉耀奇個子高,皮膚黝黑,一進門就把冬雪舉了起來:“這就是咱們連的小寶貝疙瘩?長得真像德昇!”
梁百權則從口袋裡摸出個用紅繩係著的小鈴鐺,掛在冬雪手腕上:“這是我托人從呼和浩特捎的,給小雪寶玩。”
從那以後,戰士們下了崗就往俊英這兒跑。有的帶來從地裡采的野果,有的拿來攢了好久的糖票換的奶糖,還有的乾脆自告奮勇幫俊英看孩子。
劉耀奇最會逗孩子,總學老虎叫逗得冬雪咯咯笑;梁百權手巧,用樹枝給冬雪做了個小木馬,雖然簡陋,卻成了冬雪最寶貝的玩具。
隻是冬雪性子太文靜,麵對戰士們的熱情總有些怯怯的。
幾個新兵很調皮,跟她鬨著玩,趁她不注意往她的新虎頭鞋上撒了點兒土。
冬雪低下頭,小手輕輕拂去鞋上的土,抿著嘴沒說話,眼睛裡卻泛起了水光。
看她憋著小嘴兒的樣子,大家更覺得有趣,又把土放在她的鞋麵上,反反複複樂此不疲。
小冬雪很有耐性,把鞋麵用小手掃乾淨,不哭也不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剛好梁百權回來撞見了,連忙走過去把冬雪抱起來,輕聲對戰士們說:“咱跟小雪寶玩得輕點,她膽子小。”
戰士們頓時不好意思起來,紛紛給冬雪道歉,還把兜裡的糖都掏了出來給她賠罪。
俊英知道,冬雪的懂事是熬出來的。這孩子打出生起就沒少遭罪,肺炎、支氣管炎輪番來,幾乎每個月都要去醫院報道。
照顧不周就高燒不退,醫生都下了病危通知,俊英抱著她在醫院走廊裡哭了整整一夜。
那些日子,冬雪最怕的就是打針,可後來疼得厲害了,也隻是咬著嘴唇不吭聲,漸漸就養成了這聽話的性子。
在部隊的這些日子,雖然有戰士們照看,可冬雪還是偶爾會生病。
感冒發燒到三十九度,德昇急得要請假送她去醫院,俊英攔住了:“你剛接到警備任務,彆耽誤工作。我帶著藥呢,物理降溫就行。”
那一夜,俊英幾乎沒合眼,每隔半小時就用溫水給冬雪擦身子,換毛巾。
冬雪燒得迷迷糊糊,卻還不忘抓著俊英的手,小聲說“媽媽不疼”。
天亮時,燒終於退了,俊英看著女兒蒼白的小臉,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這事後來被劉耀奇知道了,偷偷告訴了炊事班,當天中午就端來了一碗雞湯,裡麵還臥了兩個荷包蛋:“這是大師傅特意給小雪寶燉的,補補身子。”
日子就在這樣的溫情裡悄悄溜走,轉眼俊英來部隊已經半個多月了。
可這份平靜很快被打破了。
1971年的夏天,部隊裡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
起初是夜裡總能聽到卡車開過的聲音,後來就聽說各個軍分區都在調動兵力,一車車荷槍實彈的士兵被拉出去,師部的燈也整夜整夜地亮著。
德昇回來的時間越來越晚,有時候甚至整宿不歸,每次回來都滿臉疲憊,卻什麼也不肯說,隻是抱著冬雪默默地坐一會兒。
俊英雖然不懂軍政大事,卻也知道軍界出了大動靜,各地部隊都進入了警備狀態。
那段日子,她格外小心,家裡的收音機從不敢開大聲,也從不跟旁人議論,隻是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每天等德昇回來,哪怕等到深夜。
倒是戰士們依舊常來,隻是玩笑少了,更多的是幫著乾些體力活。他們每次來都會留意門口的動靜,見有陌生麵孔就會多問幾句。
俊英看著這些年輕的戰士,心裡又感動又踏實,這部隊就像個大家庭,再大的風浪也能一起扛過去。
喜歡本自俱足請大家收藏:()本自俱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