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每個月至少需要二十五萬石糧食,如果要保證百姓吃飽,軍隊有戰力,這個數量,還要翻倍!
目前京城全部官倉加上通州沒有被李自成運走的糧食,僅有不足百萬石。
雖然有墨商支援,每個月能供給十到二十萬石,但而且需要大量軍隊沿途護送,但如果發兵津門,這些糧食隻能供應兩個月左右。
恢複農耕,迫在眉睫!
其他問題,便是住房、水利、衛生、治安、商業等問題。
陳墨滿意的點點頭,李自成把這樣的能臣逼走,真是幫了自己的大忙啊!
“既然問題找到了,解決便是!”
“李兄,農田水利之事,就由你我二人共同負責!”
除了一千負責協助運糧的後勤兵,城裡還有兩千後勤部無事可做。
這些係統生成的後勤兵,力大如牛,吃的還少,兌換起來還便宜,簡直是天生牛馬聖體!
完美解決了百姓耕牛不足的問題……
“我會派出兩千名精通修繕工事和農耕生產的玄甲軍,交給你統籌,用以工代賑的方式,組織百姓修複京郊水利,開墾農田。”
說到這,陳墨又豪氣的補了一句。
“人我有的是,若是不夠,再給你補!算了,我直接給你五千吧!”
“我則著手建立新的行政體係,為未來的稅收治安等問題建立根基。”
【叮!成功兌換5000名普通死士後勤兵)!消耗國運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前可用國運值:】
陳墨遞給李岩一個小冊子,上麵是他用歪歪斜斜的毛筆寫的一些他所知曉的種植技巧和一些農具的改進方案,應是可以提高一些糧食產量。
李岩接過陳墨遞來的小冊子,認真翻看,眼中迸發難以置信的光彩,仿佛已經看到整個京城周邊熱火朝天農耕的樣子。
更是有些驚訝於陳墨到底哪找來這麼多人手,不過,這些在陳墨陣營裡,已經形成了默契。
統一默認陳墨可以召喚神兵天降,反正每次兵力增加,都讓他們摸不著頭腦,也就習慣了。
陳墨繼續說道。
“長期施粥,百姓難免產生惰性,現在我們人手充足,讓他們帶領無田無地的農民去開墾荒地,保證家家有地,暫時按收成的一成納稅,其他全部歸耕種者所有!”
“並且定製彈性稅收製,災年免,豐年減,戰時增,最高不超過兩成,保證百姓的生計!”
“此事,我會與皇帝報備,想必這安民心的仁政,他不會駁回。”
李岩聽聞此政策,對著陳墨深深一拜。
“將軍高瞻遠矚,此策一出,京城穩矣!”
陳墨定製的稅收標準,是自古以來都未有過的仁政!
陳墨微微一笑,看向兩位武將。
“王將軍,京城的治安,你繼續負責,缺人就自行征兵、加上鄰裡互助的模式快速穩定京城。”
“還有,我給你兩千後勤兵,讓他們輔助你,全麵開工,我需要在十天內,準備至少五十架雲梯,十輛呂公車,十門紅夷大炮。”
鄰裡互助,是陳墨參考了現代居民聯防概念衍生的方案。
“周將軍,你帶五千精銳,將這京城周邊盤踞的匪患進行清剿,以招降為主,原地解散為輔,若遇抵抗,勸阻兩次不改者,殺!”
想到明末當時的情況,陳墨頓了頓,繼續補充道。
“不管他們背後站的是哪個權貴,不聽勸誡者,殺!”
“至於招降人員,年輕力壯,身無血債且願意為國效力的,直接丟進玄甲從軍接受訓練!年老體弱的,提供耕田!至於有血債者,殺!”
這些匪患,大多是沒飯吃被迫為匪,少部分是明、順潰敗的士兵,還有極少數,是地主權貴自己養的,比如一開始被處斬的魏藻德家仆。
一連三個殺,讓整個房內的溫度都降了幾分,但大家都明白,亂世用重典,慈不掌兵,陳墨做的沒錯。
“末將領命!”
接著,陳墨看向張千朔,開口說道。
“物價,是百姓之命脈,解決此事,非你莫屬!”
喜歡明末:坐擁十萬死士,你讓我低調請大家收藏:()明末:坐擁十萬死士,你讓我低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