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的清晨,天剛蒙蒙亮。
整個京師應天府),再次萬人空巷。
無數百姓,從四麵八方湧向公審廣場。
他們眼中,無一不燃燒著前所未見的火焰。
那便是希望!
更是壓抑已久的憤怒!
太陽初升,巨大的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
黑壓壓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邊。
卻又默契的保持著安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廣場中央。
那座用來審判國賊的高台。
台上,錢員外等一乾主犯,被五花大綁,跪成一排。
他們身上的華麗絲綢,早已被囚服代替。
往日高高在上的頭顱,此刻也無力的低著。
有人麵如死灰,有人抖若篩糠,甚至有人尿了褲子。
不遠處的城樓之上,崇禎身著便服,王承恩躬身站在他的身後。
他扶著城牆,看著下方那片人海。
心中百感交集。
十七年皇帝生涯。
卻從未見過如此壯觀,有如此令人心悸的場麵。
而陳默的出現,才一年。
還記得從前,他為了籌措軍餉,節衣縮食。
甚至還要看那些勳貴的臉色。
為了剿滅流寇,他殫精竭慮,換了一茬又一茬的督師。
換來的,卻是江山飄搖,眾叛親離。
最後,隻得到煤山那一根白綾。
那些跪在朝堂上的士大夫,告訴他。
不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可失了體統,不可動搖國本。
他信了。
於是,國庫空了,百姓反了,大明亡了。
可如今,就在這廣場上。
那個年輕人,就那樣隨意的倚著柱子,連話都沒多說過幾句。
就將那些連他都要禮讓三分的仕紳大儒,像殺雞宰狗一般,扔在了百姓麵前。
沒有體統,沒有祖製。
可這天下,非但沒亂,反而……
這是他曾經夢寐以求,卻又求而不得的東西。
民心。
輸了,輸得徹徹底底。
不僅是輸給陳墨的手段和兵力,更是輸給了這天下大勢。
這大明,也許還是大明。
太廟中的香火,也許還會續存。
但這天下,卻再也不是朱家的天下。
就像陳墨說的。
這天下,終究是百姓的天下,也隻能是百姓的天下。
有幸,自己能活著,成為這新時代的看客。
隻是可惜,他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新時代,沒有承載他的船。
一聲長長的歎息,在城樓上,顯得格外蒼涼。
“承恩,朕……累了,回宮吧……”
範正峰看著倚在柱子上發呆的陳墨。
疑惑問道。
“門主,今日之事,足以載入史冊,你為何,不親自去審判他們?”
陳墨的目光穿過人群,望向天際。
“審判他們的,不是我。”
“是律法,是道義,是這千千萬萬的百姓!”
他收回目光,語氣平靜。
“我,隻是背後推了一把罷了。”
範正峰敬畏的看著陳墨。
心中暗暗思忖。
他非常清楚,陳墨口中這輕輕一推。
需要多麼龐大的情報支撐。
多麼冷靜的判斷,和對人心深刻的洞察。
接化發,環環相扣,步步緊逼。
沒有一點錯誤和多餘。
他同樣抬起頭,看向天際。
能作為這其中一環的執行者,他感到到一種極致的滿足感。
墨門,他的情報網,也在這盤大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證明了張、方他們三人最初的決策,是多麼的正確。
身著嶄新官袍的史可法,在一眾新進提拔的司法官員簇擁下,緩步走上審判台。
“時辰到!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