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錢的歎息像塊石頭,壓在每個人心頭。
望著那緩慢爬升的牆基和遠處日漸飽滿的莊稼,一種焦躁在沉默的勞作中蔓延。
第二天清晨,李晨沒有直接帶人上山。
而是叫住了正準備出發的運石隊伍,把他們領到了堆放木材的工棚邊。
“今天不運石。”李晨指著幾根粗壯、筆直的原木,“先把這些東西處理好。”
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李晨拿起一把斧頭,親自上手。
沒有劈砍,而是削。
將原木一端削得略細,另一端保留粗壯,又在粗壯的一端兩側,各鑿出一個深槽。
接著,又挑選了幾根碗口粗、韌性極好的硬木枝,用火烘烤,彎成巨大的弓形,兩端削尖,牢牢卡進那深槽之中,再用浸過水的獸筋死死捆紮固定。
很快,幾個造型奇特、像巨大彈弓又像簡陋起重架的木質工具出現在眾人麵前。
“這是……”老錢第一個湊上來,圍著那工具轉了兩圈,眼睛發亮,“杠杆?轆轤?不對……這像是……”
“撬杆和滾木的結合,加了點省力的弓形結構。”李晨言簡意賅,拿起一根完工的長木棍,走到一塊需要兩人才能抬動的石塊旁。他將木棍削細的一端插入石塊底部縫隙,粗壯帶有弓形結構的一端架在旁邊一塊墊石上。
“誰來試試,壓一下這頭。”李晨對旁邊一個半大的小子說道。
那小子猶豫著,雙手用力往下一按。
令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那塊沉重的石塊,竟然被輕易地撬起了一角!
“哇!”人群發出一陣驚呼。
“看到了嗎?”李晨鬆開手,石塊落回原地,“用巧勁,不是蠻力。一個人,就能搬動以前需要兩個人抬的石頭。”
又指向另外幾個做好的工具。
有的像是個巨大的夾子,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夾住石塊兩側,方便多人協同搬運;有的則是在兩根平行的滾木上架設平台,可以將石塊拖上去,利用滾木移動,大大節省平地運輸的力氣。
“首領!這……這東西神了!”栓柱試著操作那個夾子工具,輕鬆夾起一塊他平時得費老勁才能抱動的石頭,興奮得滿臉通紅。
趙鐵蘭抱著胳膊,一開始還撇著嘴,不信邪地親自試了試那帶弓形結構的撬棍,感受著那明顯的省力效果,眼神裡的質疑慢慢變成了震驚,最終悶悶地吐出兩個字:“……還行。”
老錢已經蹲在地上,仔細研究起那弓形結構的捆紮方式和受力點,嘴裡喃喃自語:“妙啊……真是妙啊……這法子……首領,您這腦袋是咋長的?”
李晨沒理會眾人的驚歎,開始分工:“手腳靈活的,跟我學製作這些工具,越多越好。力氣小的婦人和半大孩子,學習使用撬棍和滾木運輸小中型石料。壯勞力,負責開鑿最大型的基石,並用夾具和平台運輸。”
工具的出現,像給疲憊的築牆工程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原本需要吭哧吭哧半天才能挪動一點的石頭,現在利用工具,效率成倍提升。
婦人們兩人一組,就能用撬棍和滾木,將以前需要男人才能搬動的石料運到指定地點。孩子們也能用小型撬棍,幫忙移動填充用的碎石。
山坡上,“嘿呦嘿呦”的號子聲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撬棍撬動石頭的嘎吱聲,滾木碾過地麵的咕嚕聲,以及人們帶著驚奇和興奮的議論聲。
“俺以前咋就沒想到呢?”
“這玩意真好使!胳膊都不那麼酸了!”
“首領懂得真多!”
蘇小婉趁著送水的間隙,跑到工地上,看著李晨手把手地教一個婦人如何正確使用撬棍,看著他被汗水浸濕的後背和專注的側臉,心裡像是喝了蜜一樣甜,隻覺得她的李大哥無所不能,比戲文裡的將軍還厲害。
趙鐵蘭看著工地上熱火朝天的景象,看著那些原本隻能乾些輕省活計的婦孺,如今也能在築牆中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心裡五味雜陳。
不得不承認,李晨這家夥,確實有點邪門歪道的本事。
老錢則成了李晨最積極的助手,帶著木工組瘋狂趕製各種工具。
看向李晨的眼神,已經不僅僅是探究,更帶上了一種近乎狂熱的崇拜。
私下裡,對大牛和栓柱感歎:“看見沒?這就是本事!跟著這樣的首領,咱們說不定真能在這亂世裡,刨出一片天來!”
有了工具的輔助,築牆的速度肉眼可見地快了起來。
矮坡上,石土牆以驚人的速度向上攀升,逐漸顯露出巍峨的輪廓。
牆基厚實,牆麵雖然粗糙,但石塊交錯壘砌,縫隙填塞嚴密,看上去異常堅固。
李晨甚至指揮著,在幾處預設的防禦重點,利用天然岩石和加厚的牆體,預留出了未來可以設置了望台和射擊孔的位置。
夕陽西下,收工的隊伍拖著疲憊卻充滿成就感的身體返回村子。
看著那道在暮色中如同巨獸脊背般蜿蜒的城牆雛形,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自豪和安心。
蘇小婉照例等在村口,看到李晨,立刻小跑著迎上去,遞上溫熱的布巾和清水。
李晨接過,擦了把臉,目光越過歡欣的人群,再次投向遠處黑暗的山林。
工具解決了效率問題,但時間依然緊迫。
牆,必須趕在真正的威脅降臨之前,徹底立起來。
喜歡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請大家收藏:()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