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下鐵弓後,隊伍行進速度稍緩,但好在鐵弓身體底子厚實,幾頓熱食下肚,又得了休息,精神恢複得很快,已能自己行走,隻是那把舊弓依舊珍重地背在自己身上。
又行了一日,翻過一道山梁,眼前景象豁然開朗。
一處規模不大的小鎮坐落在山間盆地,炊煙嫋嫋,隱約可見人影走動。
鎮子外圍甚至有一圈不算高大但還算完整的土坯圍牆,牆頭插著幾麵褪色的旗幟,隱約能看到持矛兵丁的身影。
“首領,前麵就是青山鎮了。”周李氏指著那鎮子,語氣帶著一絲回到熟悉環境的放鬆,“這鎮子因守著通往南邊的要道,又有百十來個官兵駐守,還算有些秩序,附近幾十裡的行商百姓,大多會來這裡交易。”
李晨仔細觀察著鎮子。比起一路所見的荒蕪死寂,這裡確實多了幾分人氣。
鎮門有兵丁把守,對進出的人盤查不算嚴,但目光掃過攜帶貨物的人時,會格外留意幾分。
“這駐軍是何來曆?可靠嗎?”李晨低聲問周李氏。
“聽說是原來州府潰敗下來的一支殘兵,領頭的校尉占了這裡,收些稅,維持秩序,倒也不怎麼擾民。”周李氏回道,“隻要按規矩交稅,不亂生事,還算安穩。”
一行人繳納了少許入鎮稅,順利進入青山鎮。
鎮內街道狹窄,房屋低矮,但人來人往,竟有幾分熱鬨。
路邊有擺攤售賣野菜、草鞋、簡陋陶器的,也有零星幾家開著門的雜貨鋪、鐵匠鋪。
人們的臉上雖也帶著菜色,但眼神裡至少還有活氣,不像外麵流民那般麻木。
周李氏熟門熟路,並未在街邊停留,而是帶著眾人穿過幾條小巷,來到一處掛著“陳記商行”牌匾的鋪麵後門。
這商行門麵不大,看著不起眼,但後院卻不小。
敲開門,一個夥計模樣的年輕人探出頭,見到周李氏,愣了一下,隨即露出笑容:“周大娘?是您啊!可有日子沒見了!快請進,掌櫃的就在裡麵。”
顯然,周李氏母女是這裡的熟客。
眾人被引到後院廂房,一個穿著綢布長衫、留著山羊胡、眼神精明的中年男子迎了出來,正是陳掌櫃。
“周家嫂子,秀娥姑娘,你們可算來了!前些日子還念叨呢,這兵荒馬亂的,真怕你們出什麼意外。”
陳掌櫃熱情地拱手,目光卻飛快地掃過李晨、大牛等人,尤其在氣質不凡的李晨和身形健碩、背著弓的鐵弓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勞陳掌櫃掛心了。”周李氏笑著還禮,“路上是有些坎坷,不過總算平安到了。這次,我們帶來些好東西。”
說著,周秀娥上前,將一個小陶罐放在桌上,打開蓋子,露出裡麵雪白細膩的鹽。
陳掌櫃眼睛頓時一亮,湊上前用手指沾了點鹽粒,放在舌尖嘗了嘗,臉上露出驚喜:“好鹽!色澤雪白,雜質少,味道也正!比官鹽鋪子裡那些發黃發苦的貨色強多了!周家嫂子,你們這是從哪裡弄來的?有多少?”
周李氏看了一眼李晨,見李晨微微頷首,便笑道:“來源不便細說,掌櫃的隻管放心,品質絕對保證。這次帶了五十斤,若是價格合適,以後還能長期供應。”
“五十斤!”陳掌櫃呼吸都急促了一下,如今這世道,鹽比銀錢還硬通!
搓著手,壓低聲音,“嫂子是熟客,我也不來虛的。這鹽,我按市價……不,按市價加兩成收!如何?”
這個價格,顯然很有誠意。周李氏母女看向李晨,李晨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陳掌櫃爽快,就按您說的價。”周李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