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降卒與開發彆院的計劃,在靠山村高效的執行力下迅速展開。
吳老四帶著兩名熟悉山林的村民,當天下午就鑽進了後山。
不到兩天功夫,在彆院後山一處植被茂密的岩壁下,找到了一處被藤蔓碎石半掩著的泉眼!清冽的山泉水汩汩湧出,水量雖不算極大,但供應彆院日常飲用和少量灌溉綽綽有餘。
“找到了!首領!水找到了!”吳老四興奮地回村子稟報,胡子拉碴的臉上滿是塵土,眼睛卻亮得驚人,“泉眼離彆院不到一裡地,地勢還高,稍微修條小渠,就能直接把水引到院裡!”
李晨聞言,大喜過望:“好!老四,立了大功!立刻組織人手,開挖水渠!”
與此同時,鐵弓和張風已經帶著那五十多名降卒和俘虜,轉移到了張家彆院。
初到之時,這群人看著這處雖然殘破卻規模不小的宅院,以及周圍大片等待開墾的荒地,眼神中充滿了茫然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他們習慣了搶掠,對於如何靠雙手養活自己,既陌生又惶恐。
鐵弓與張風將人馬簡單安頓下來,第一件事便是立規矩。
鐵弓站在殘破的台階上,目光如電,掃過下方站得歪歪扭扭的人群,聲音冷硬:“都聽好了!從今天起,你們不再是流寇,是靠山村彆院的屯墾隊!想活命,想吃飽飯,就得守這裡的規矩!一,絕對服從命令!二,不得欺淩同伴,更不準騷擾附近百姓雖然目前沒有)!三,努力乾活,按勞分配!誰要是敢偷奸耍滑,或者動歪心思,”鐵弓拍了拍腰間的刀,“這就是下場!”
張風站在鐵弓身側,接過話頭,語氣相對緩和卻同樣堅定:“兄弟們!鐵教頭的話都聽見了!首領仁義,給了咱們活路,就彆自己往死路上走!以前跟著黃三,饑一頓飽一頓,腦袋彆在褲腰帶上,有什麼意思?現在,隻要咱們肯下力氣,把這裡建設好,就有田種,有屋住,有飽飯吃!我張風把話放這兒,誰要是好好乾,我把他當親兄弟!誰要是搗亂,也彆怪我張風不講往日情麵!”
恩威並施之下,這群剛剛脫離匪巢的漢子們,躁動的心思漸漸被壓製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對未知未來的忐忑與一絲微弱的希望。
吳老四帶著人很快將山泉水引入了彆院,解決了最根本的生存問題。
緊接著,在李晨的遠程指導下,彆院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開荒運動。
五十多個勞力,被分成幾個小隊。
一隊負責清理彆院內的殘垣斷壁,修補屋舍,加固圍牆;一隊負責開墾彆院周邊那些荒廢已久的田地;還有一隊,則跟著吳老四,開始拓寬修整那條通往靠山村的密道。
開荒是極其辛苦的活計。
揮舞著簡陋的鋤頭,砍伐盤根錯節的灌木,清理堅硬板結的土地,一天下來,不少人手上磨出了血泡,腰酸背痛。但看著一片片雜草被清除,露出底下肥沃的黑土,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在這些曾經隻知破壞的漢子心中悄然滋生。
李晨抽空來了一趟彆院,親自查看了開墾出的土地和引來的山泉水。
“土地不錯,很肥沃。”李晨抓起一把黑土,撚了撚,“水源有了,但要支撐大規模種植,光靠這點泉水還不夠,必須未雨綢繆。”
指著彆院後方一處地勢低窪、易於彙集雨水的地方,李晨規劃道:“等春耕忙完,要在這裡挖一個蓄水塘,把雨季的雨水存起來,以備旱時之用。”
隨後,李晨親自示範了滴灌之法。
用打通竹節的細竹管,連接主水渠,將水流一滴一滴、精準地輸送到作物的根部。
“看到沒有?這樣澆水,不僅能省下大量挑水的人力,還能讓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作物長得更好!”李晨一邊演示,一邊講解。
張風和那些降卒們圍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們何曾見過如此精妙的灌溉方法?以往種地,要麼靠天吃飯,要麼就是漫灌,費水又費力。
首領這法子,簡直是神仙手段!
“首領……這,這法子太神了!”張風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
“好好學,以後彆院的田地,就靠這個來澆水。”李晨拍拍張風的肩膀,“先把眼下這季糧食種下去,有了收成,大家的心才能真正安定下來。”
彆院這邊熱火朝天地搞著建設,那條連接靠山村的密道,在五十多個勞力的輪番作業下,進展神速。
原本需要攀爬鑽行的崎嶇小路和狹窄洞穴,被拓寬、平整,危險處還架設了簡易的護欄。
不過十來天功夫,一條雖然不算寬闊、但足以讓兩人並肩通行的隱秘通道,便徹底打通了!
消息傳回靠山村,眾人皆是振奮不已。
柳如煙笑著對李晨道:“夫君,這下好了,彆院與村子相連,互為犄角。一旦有事,支援瞬息可至。”
大玉兒也點頭附和:“而且彆院位置隱蔽,萬一……萬一村子真有大的變故,也是一處退路。”
李晨站在村口,望著密道延伸的方向,心中豪情湧動。
擊潰黃三,不僅消除了近患,更意外地獲得了五十多個勞力和一處戰略要地。
靠山村的根基,正在這場危機之後,變得更加深厚、更加牢固。
鐵弓定期往來於村子與彆院之間,一方麵監督屯墾和訓練,另一方麵也將村裡的指令和物資帶過去。
張風則徹底融入了新角色,兢兢業業地管理著彆院事務,帶著那群逐漸習慣了勞作的前流寇們,在這片新的土地上,播撒下來自靠山村的種子,也播撒下對新生活的希望。
喜歡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請大家收藏:()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