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大雪終於有了停歇的跡象,鉛灰色的雲層裂開縫隙,久違的冬日暖陽灑下金黃的光輝,映照得雪後初霽的潛龍穀一片晶瑩剔透,恍若琉璃世界。
積雪在陽光下開始緩慢消融,滴滴答答的水聲為寂靜的山穀增添了幾分生氣。
李晨信步走上新修築的城牆,這段連接靠山村與潛龍穀的牆體雖不算高大巍峨,卻厚實堅固,代表著一種全新的秩序與防禦力量。出乎意料地,在牆頭看到了蘇文負手而立的身影。
那位前朝狀元穿著一身漿洗得有些發白的青色棉袍,沐浴在淡金色的陽光裡,清臒的身影仿佛與這雪後晴空、巍巍青山融為了一體,正凝神遠眺,不知在想些什麼。
“蘇公,好興致。”李晨走上前,與他並肩而立,語氣輕鬆自然。
蘇文聞聲轉過頭,臉上帶著一絲沉浸於思考後的餘韻,微微頷首:“李首領。雪後初晴,登高望遠,彆有一番氣象。”
他的目光掃過城牆下方井然有序的村落、冒著嫋嫋炊煙的工坊、以及遠處正在規劃中的大片田地,最終落回李晨身上,沉吟片刻,忽然開口,問出了一個看似簡單,實則重若千鈞的問題:
“李首領,觀你治下,百姓安居,倉廩漸實,武備亦足,儼然亂世桃源。老夫冒昧一問,你心中所願,所欲締造之未來,究竟是何等模樣的一番世界?”
這個問題,蘇文在孤燈下記錄見聞時思索過無數次,此刻問出,帶著一種近乎於考校的鄭重。
李晨沒有立刻回答,也望向遠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巒疊嶂,看到了更遙遠的地方。寒風拂過他的麵頰,帶來一絲凜冽,卻讓他的眼神愈發清澈堅定。
“蘇公此問,直指本心。”李晨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李某所求,並非僅僅是一處亂世避風港,亦非裂土封疆之權柄。”
伸出手指,指向城牆下那些在陽光下忙碌或嬉戲的身影:
“我願見,躬耕於田畝者,汗水能換來倉滿囤流,而非歲歲勤勞,卻難求一飽;”
“我願見,垂髫之齡的孩童,無論出身貧富,皆有書可讀,有明理之師教導,而非自幼便隻能與泥土、饑荒為伴;”
“我願見,垂暮之年的老者,能得奉養,安享晚年,而非老無所依,凍斃於風雪;”
“我願見,律法之下,無分貴賤,人人皆有其應得之權利與尊嚴,而非強者恒強,弱者永無出頭之日。”
李晨的聲音逐漸激昂起來,他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蘇文,吐出了那句石破天驚的話語:
“總而言之,李某心中未來的世界,當是——人人生而平等,各儘所能,各取所需,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
這四個字如同驚雷,驟然在蘇文耳邊炸響!
他身形猛地一晃,下意識地扶住了冰冷的城牆垛口,才勉強站穩。
那雙閱儘滄桑、洞悉世情的眼睛裡,充滿了前所未有的震驚與撼動!
作為熟讀經史的狀元,他自然知道“大同”一詞出自《禮記·禮運》,那是儒家描繪的最高理想社會,是無數先賢畢生追求卻遙不可及的夢境!千百年來,多少帝王將相、鴻儒巨擘掛在嘴邊,卻無人真正將其作為可以實現的藍圖!那更像是一種精神圖騰,一種道德標尺!
而此刻,從一個邊地崛起、年不及而立的年輕首領口中,如此清晰、如此堅定、甚至帶著一種理所當然的篤定說出來,仿佛那不是虛無縹緲的理想,而是一個可以一步步去實現的目標!
人人生而平等……各儘所能,各取所需……老有所終,幼有所長……
這些詞語,與他這幾日在靠山村、潛龍穀所見的一切——那充盈的糧倉、那朗朗的書聲、那對老弱的照顧、那相對公平的分配——竟隱隱重合起來!
這裡,不正是在以一種樸素而切實的方式,踐行著“大同”理念的某些雛形嗎?
蘇文的心臟劇烈地跳動著,一股久違的、近乎滾燙的熱流從心底深處湧起,衝刷著他被官場傾軋和亂世殘酷冰封了多年的心田。仿佛看到了一扇從未想象過的大門,在眼前緩緩開啟。
沉默了許久,久到陽光將兩人在城牆上的影子拉得老長,蘇文才長長地、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又緩緩吐出。
他抬起頭,望向那輪逐漸西斜的冬日,眼神中的震驚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複雜難言的向往與……一絲微不可察的淚光。
這位前朝狀元,用一種近乎夢囈般的、帶著顫抖的聲音,輕聲說道:
“如果……如果未來,真有這樣的一個世界……”
聲音頓了頓,仿佛用儘了全身的力氣,才將後麵的話說完:
“老夫……真想去親眼看一看。”
一句話,道儘了多少滄桑,又蘊含了多少重新燃起的希望!
李晨看著蘇文那劇烈波動的神情,知道自己的話,真正觸動了這位大才心底最深處那不曾磨滅的理想之火。
沒有再說什麼招攬的話,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與他一同沐浴在這雪後清澈的陽光裡。
有些種子,一旦種下,隻需靜待花開。
喜歡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請大家收藏:()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