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內閣吵,太監鬥,剛安穩幾天又要翻天是吧!高拱你推薦太監就推薦,非跟馮保死磕啥?馮保一個太監,你跟他置氣掉價不掉價?”
朱厚照“宮廷版宮鬥劇上演了?高老師和馮太監這是搶c位呢,萬曆你夾在中間,是不是跟看戲似的?”
朱棣“內閣和司禮監掐架,最容易出亂子!我當年就定了規矩,太監隻能伺候筆墨,敢乾政就廢了他,高拱你防著馮保是對的,但彆把朝堂攪成一鍋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高煦“哪用這麼麻煩?誰吵砍誰腦袋!文官和太監鬥來鬥去,耽誤了多少事?”
朱雄英“高拱想攥緊內閣權,馮保想掌司禮監印,萬曆夾在中間當裁判,這劇情真精彩!”
高拱“馮保那廝結黨營私,還想乾預朝政!我不擋著,難道讓他學王振、劉瑾?皇上登極詔寫得明白,要親賢共治,沒說讓太監摻和。”
張居正“高大人防馮保是真,想獨攬內閣權也是真吧?當年你把我和高儀擠得跟擺設似的,還好意思說彆人。”
秦良玉“朝堂一亂,受苦的還是百姓和將士,當年我平叛,就怕後方扯皮,軍餉都拖拖拉拉。”
鄭成功“內鬥最傷元氣!我在東南抗清,就恨朝中不團結,不然何至於……”
朱翊鈞“那時我才十歲,就看著他們吵,馮保在我媽那兒說高拱壞話,高拱在朝堂罵馮保,我都快被吵暈了。”
朱翊鈞“馮保這人知書達理,還有文藝素養,所以很受爸爸喜愛。他趁皇權更迭的權力真空,通過遺詔把政敵孟衝趕走,自己當了司禮監掌印太監。
而當時的內閣首輔高拱也恨不得除掉馮保,在他授意下,工科都給事中程文、吏科都給事中雒(uo,同“洛”音)遵、禮科都給事中陸樹德都開始彈劾馮保。
這麼一來,政治鬥爭肯定免不了,雙方是馮保和高拱,張居正表麵上幫高拱,其實他跟馮保關係特彆鐵,早就預謀趕走高拱。”
朱厚照“謔,張居正這是雙麵間諜啊,表麵幫高拱,背地裡跟馮保組隊,這操作比我當年偷偷溜出居庸關還刺激。”
朱元璋“張居正你個老狐狸!合著高拱在前麵衝鋒,你在後麵捅刀子?朝堂不是菜市場,搞這套陰的算什麼本事。”
高拱“我就說不對勁!當年程文他們彈劾馮保,張居正嘴上幫腔,轉頭就把消息透給馮保,好你個張居正。”
朱棣“政治鬥爭玩陰的可不行!要鬥就光明正大鬥,像張居正這樣兩麵三刀,比馮保那太監還可恨。”
朱雄英“這劇情反轉比電視劇還精彩,高拱以為自己是主角,結果張居正才是隱藏boss,馮保就是個工具人[壞笑表情包]”
秦良玉“文臣鬥起來比戰場還狠,刀光劍影看不見,殺人不見血,可憐那些士兵還在邊關等著軍餉。”
鄭成功“內鬥誤國啊!要是把這心思用在對付外敵上,何至於後來……”
張居正“高拱獨斷專行,容不下異己,不除他,新政怎麼推行?我這是為了大明,不是為了私怨。”
朱翊鈞“我媽還覺得張老師是好人呢,天天在我跟前誇他,後來才知道他跟馮保早串通好了。”
朱厚熜“我當年用嚴嵩鬥夏言,至少明著來……”
朱元璋“嘉靖你閉嘴!這是朝堂,不是菜市場!我說我辛辛苦苦創建的大明王朝怎麼才276年,原來是內鬥,還有一堆奇葩皇帝[怒氣表情包]”
朱翊鈞“太祖爺,我那時不還小嘛。”
朱元璋“我沒說你小時候,小時候能理解,但後期,還有後麵皇帝,真是氣死人了。”
秦良玉“要不,今天就到這兒?”
朱翊鈞“那好,今天結束,明天繼續,額…那個?”
秦良玉“今天說的情節裡,皇上還沒成年,能理解,那我來說結尾。”
朱翊鈞“有勞了!”
“啪!”
秦良玉“預知後事點樣發展。”
朱雄英“唔該繼續關注下一章啦!”
朱厚照“咦,你們倆換方言了?這是廣東靚仔,還是哪裡?”
喜歡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