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8)_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52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8)

第152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8)(2 / 2)

朱厚照“連佛祖都敢惹?堂弟你這是修道修得膽子肥了,我當年還去寺廟裡蹭過齋飯呢,和尚們做的素雞挺好吃。”

朱元璋“佛道之爭鬨了多少年了,沒必要一杆子打死!我當年也信過佛,隻要能讓百姓安生,信啥不行?禁絕佛教純屬瞎折騰。”

朱棣“我當年修大報恩寺,就是為了安撫民心。你倒好,把寺廟關了不少,這不是逼著百姓跟你對著乾!”

朱高煦“和尚道士不都一樣?不能打仗不能種地,不過禁佛這事夠狠!”

秦良玉“佛道本是教化百姓,何必分個高低?嘉靖皇上這操作有點偏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階“當年不少和尚被強令還俗,寺廟改成道觀,民間怨言不小,還好沒鬨出大亂子。”

海瑞“禁佛崇道,實在偏執!治理天下當兼容並蓄,豈能因個人喜好廢弛教化?百姓信佛的多,強行禁絕,隻會失了民心。”

朱雄英“所以《西遊記》裡把道士寫成妖怪,把和尚寫成好人,是在暗暗吐槽嘉靖朝,這作者膽子夠大的[壞笑表情包]”

王陽明“心外無佛,心外無道,皆是教化工具而已。皇上厚此薄彼,實在不明智。”

徐階“皇上為解決長期困擾大明宗藩問題而頒布的《宗藩條例》,更是嘉靖朝改革的重要成果。

大明宗藩製度從建國初期就有,這製度下,宗室世代承襲,隻享受優厚待遇,卻啥也不乾,成了朝廷供養的寄生階層。

隨著時間推移,宗室人口越來越多,朝廷負擔也越來越重。洪武時,山西就封了晉王一人,到嘉靖朝時猛增到兩萬多人,朝廷支付的祿米也從每年1萬石,漲到87.2萬多石。

朝廷背上這沉重負擔,越來越扛不住。麵對嚴重的宗藩問題,皇上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想解決它。其中效果比較好的是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頒布的《宗藩條例》。

一方麵限製諸王宗藩請封活動,另一方麵減少親王祿米,規定了幾十條具體條款。這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宗室貴族勢力膨脹,稍微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

皇上的改革措施,為萬曆初期張居正全麵推行改革做了準備。”

朱厚熜“《宗藩條例》知道不?這才是我的硬核操作!把那些隻會吃祿米的宗室管得服服帖帖,比某些人隻會放任親戚胡鬨強!”

朱厚照“管親戚?你是怕他們跟你搶煉丹的銀子吧。我當年就不管這些,反正我沒兒子,省事兒。”

朱元璋“早該管管了!我當年封藩是為了守江山,不是養一群飯桶!山西宗室從1人漲到兩萬,這是要把國庫吃空,嘉靖這招乾得漂亮!”

朱棣“削藩這事兒我熟,不過你這《宗藩條例》比我當年溫和多了,算是以柔克剛。但彆光減祿米,得讓他們乾點正事。”

朱高煦“限製親王?你小子膽子不小!換我當年,早帶兵打上紫禁城,不過宗室吃閒飯確實該治。”

朱雄英“宗藩問題可是大明曆史遺留bug,嘉靖這波補丁打得及時,不然到萬曆朝更難搞。張居正後來能改革,還得謝謝你鋪路。”

秦良玉“宗室祿米占了國庫一大塊,裁軍餉都得先緊著他們。《宗藩條例》能減點負擔,邊防將士才能多領點糧。”

海瑞“《宗藩條例》直擊積弊,實在難得。但限製之餘,更應讓宗室參與民生,而非一味供養。要是能讓他們屯田勞作,才是長久之計。”

徐階“當年製定條例時,多少宗室哭著喊著反對,皇上硬頂著壓力推行,光奏折就堆了半間屋。”

胡宗憲“東南抗倭時,地方官總說祿米不夠,軍餉難籌,這條例要是早十年出,能多買多少戰船。”

朱厚熜“聽見沒?這才叫改革!不是光靠煉丹就能解決的,那些宗室天天想著請封,恨不得把國庫當自家糧倉,就得給他們上緊箍咒。”

朱厚熜“好了,今天到這兒,明天繼續,辛苦秦良玉朱雄英。”

秦良玉“不辛苦,應該的,那明天繼續。”

朱雄英“難得啊,你居然艾特我,不過,我隻是活潑,愛好而已。”

“啪!”

朱雄英“預知後事如何,您嘞,就擎好兒吧,下一章,走著!”

徐階“小廣播,明天讓海大人現場複刻罵皇上,告辭!”

朱厚熜“喲嗬,你這是跟我堂兄學壞了吧。”

朱厚照“堂弟,你少給我扣帽子。”

朱雄英“好啦,明天就期待吧[再見動態圖]”

喜歡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假孕成真,陰鷙反派求放過 三國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亮劍:橫掃晉察冀 娛樂:我吃天仙軟飯,蜜蜜醋了! 我在萬界鑄永恒之永恒天尊 你看見未來了嗎? 掃墓歸來,太公爽歪了,我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