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21)
羅貫中“施耐庵老師好呀。”
一分鐘過去了……
朱元璋“你們師徒倆可真逗,咋又不吭聲了。”
朱棣“爸爸,……”
朱元璋“朱棣judy,你彆說,我知道。想當年我去請施耐庵,結果他都不見我。”
羅貫中“而且我們師徒以前都是您的對頭,還都在張士誠那兒當過幕僚。”
朱元璋“哼,要不是看在你寫出了《三國演義》這麼厲害的作品,你的老師施耐庵的《水滸傳》也流傳千古,就憑你們曾在張士誠手下做事,我哪能容你們在這兒悠閒聊天。”
羅貫中“陛下真是寬宏大量呀,草民當年有眼不識泰山,沒認出明主,實在是太傻太天真了,如今陛下開創了大明的盛世,草民心裡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施耐庵“各位大明皇帝們好,我來晚了,這樣哈,新人報道,先自我介紹一下。”
朱祁鎮“哈哈,您可不是新人,都算老人了。”
朱祁鈺“某人出門怕是忘吃藥了吧。”
朱祁鎮“朱祁鈺得了吧你,我好著呢,要說有病也是你有病,還病死的。”
朱棣“你們倆有完沒完。”
施耐庵“朱家果然是“人才濟濟”啊!”
施耐庵“大家好,我叫施耐庵,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彆號耐庵,我出生在興化白駒鎮,也就是現在的鹽城大豐,祖籍是蘇州,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當然啦,在這兒得感謝我的學生貫中,在最後幫我修補了《水滸傳》。”
朱厚照“要不你說說,你們師徒倆是咋認識的唄。”
施耐庵“還是慢慢說吧,不然一下子說完,你們腦袋該像蜜蜂窩一樣嗡嗡響啦。”
朱厚照“行啊,那你直接說您活了多少歲吧。”
朱厚熜“照照,你三……”
朱厚照“老道士,你閉嘴吧。”
朱元璋“不是朱祁鎮、朱祁鈺,就是你們朱厚照、朱厚熜,這群裡就你們兄弟、堂兄弟鬨得最歡,能不能安靜會兒。”
施耐庵“我13歲進私塾讀書,19歲考上秀才,29歲中了舉人,35歲又中了進士。35歲到40歲這幾年在錢塘當官,後來因為和上司合不來,就又回蘇州了。元至正十六年,張士誠占據蘇州,來聘請我,我沒答應,後來就到江陰,在祝塘鎮教書。72歲的時候搬到興化,接著又搬到白駒場、施家橋。最後在淮安去世,享年74歲。”
朱厚照“朱厚熜老道士,你天天修仙煉丹,也沒活過這個歲數吧,哈哈哈。”
朱厚熜“那也比你強。”
朱高熾“我算是看明白了,除了皇帝,其他人都挺長壽。你瞧瞧我那幾個孫子,還有正德帝、天啟帝,一個個壽命都不長啊。”
朱厚照“+1,沒錯沒錯,所以我說我要自由,誰也彆想管我,我就想出去玩耍,在宮裡待著太難受了。我甚至有個大膽的想法,要是我是個平民該多好啊。”
朱允炆“朱厚照你這想法確實夠大膽的。”
朱元璋“朱厚照你要是平民,誰能滿足你養老虎獅子玩呀?還有啊,我看那些影視資料裡,你作為皇帝,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的,你以為你是哪個大明星呢,整天就知道往龍椅上一躺,像什麼話。”
朱元璋“好了好了,咱們繼續聽故事吧。”
朱厚照“太祖爺,您看的那些都是電影電視,肯定是假的了。”
施耐庵“你們朱家真有意思,那我接著講哈。元至正十三年,白駒場鹽民張士誠等十八個壯士帶著一群人起義反元。張士誠覺得我有文韜武略,就再三邀請我去當他的軍事參謀,我當時懷著建造“王道樂所”的遠大理想,就開開心心地去了,還給他獻了好多攻城占地的計謀。
後來呢,張士誠這人開始居功自傲,做事獨斷專行,隻親近那些奸臣,疏遠忠誠善良的人,我勸了他好幾次,他都不聽,我一氣之下就離開了平江,還作了一套《秋江送彆》的曲子,送給同樣在張士誠幕府的魯淵、劉亮他們。從那以後,我就開始在江湖上漂泊,幫人看病解決難題。”
施耐庵“另外,我就是在給張士誠當幕僚的時候認識了貫中,我們那可是一見如故,特彆投緣呢。”
羅貫中“沒錯,老師到江陰祝塘財主徐騏家裡當教書先生,除了教書,還和我一起研究《三國》《三遂平妖傳》的創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為寫《江湖豪客傳》準備素材。”
施耐庵“這部《江湖豪客傳》估計大家不太熟,其實它就是《水滸傳》啦。”
羅貫中“元至正二十七年,皇上朱元璋)滅掉張士誠以後,到處追查張士誠的手下。老師為了避免麻煩,就去問興化好友顧逖的意見,然後在白駒蓋了房子,從此就隱居起來,一門心思寫《江湖豪客傳》。書完成以後,就定名叫《水滸傳》。”
喜歡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