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22)
秦良玉“戚繼光戚大哥,接著講講你的事唄。”
戚繼光“好嘞,良玉妹子。”
戚繼光“兩年後,也就是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的時候,倭寇跑到樂清、瑞安、臨海這些地方搗亂,我趕緊帶兵去救援,結果因為路被堵住了,沒趕上。好在朝廷也沒因此治我的罪。
後來,汪直的餘黨在岑港鬨事,我就和俞大猷的軍隊會合,一起去圍攻。但圍攻了老半天,楞是沒攻下來。
這下朝廷可不乾了,把我、俞大猷這些人全都給罷免了,讓我們戴罪殺敵。
駐守在岑港的倭寇被我和俞大猷打得扛不住了,就打算腳底抹油開溜。”
朱見深“等會兒,汪直?汪直不是太監嗎?我記得在我成化朝就有個汪直啊,難道他還能活到嘉靖朝?”
朱厚熜“朱見深成化帝,好久沒見你發言啊。不過你記錯了,你成化朝那個汪直確實是太監,可我嘉靖朝這個汪直是個海盜,這是兩個人,可彆弄混咯。
就好比有人會把我嘉靖和隔壁的嘉慶搞混一樣,根本不是一個人,千萬彆弄錯。”
朱厚照“這就好比現在叫張偉的人,全國各地到處都是,張偉這名字可太大眾了,重名的多了去了。”
朱高熾“所以說,咱皇爺爺在起名這方麵還是有講究的,咱老朱家都沒重名的。”
朱標“我爸起名確實有一套,不過我覺得個人造化也很重要。像我,年紀輕輕就沒了,都沒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
朱由校“懿文太子,您可彆這麼說。您沒能一展抱負,這不就給我爸創造機會了嘛。要是沒您這事兒,我爸能不能當上皇帝還不一定呢。”
朱由檢“皇兄,你可彆亂說。太祖爺的事兒,哪輪得到咱們後輩在這兒瞎議論。再說了,我接手這大明江山的時候,那可是內憂外患,我也儘力了。”
朱厚照“喲嗬,崇禎帝,你還儘力了?那咋把江山都給弄沒了?我這麼貪玩的人,都沒把江山玩丟。”
朱由檢“正德帝,您那時候和我這時候能一樣嗎?您那時候國庫還挺充裕,邊關也沒那麼多破事兒。
我接手的時候,內有李自成那幫造反的,外有後金在那虎視眈眈,我就是有三頭六臂也難搞啊。”
朱厚熜“崇禎帝,你也彆給自己找那麼多借口,依我看呐,就是你能力不行。想我嘉靖朝,雖然我癡迷修道,但也沒把江山弄成你那樣。”
朱厚照“老道士,你就彆在這兒說風涼話了。你修道搞得朝堂亂七八糟,嚴嵩那老貨不就在你那時候囂張跋扈嘛。”
朱厚熜“照照,你少在這兒編排我。我修道歸修道,可朝堂上的大事兒我心裡可門兒清。哪像你,天天就知道玩,還搞個什麼豹房,像什麼樣子!”
秦良玉“你們這些大男人,就知道吵吵,能不能學學戚大哥,多做點實事兒。”
戚繼光“良玉妹子過獎了,我也就是儘自己的本分而已。不過,各位皇上,現在這形勢和以前不一樣,咱們也得跟上時代的步伐。”
徐達“沒錯。想當年我跟著大哥,也就是你們太祖爺打天下,靠的是勇猛和謀略。現在時代變了,治國理政也得有點新辦法才行。”
朱元璋“不是說聊戚將軍的事兒嗎?咋跑題了?誰起的頭?”
朱祁鈺“太祖爺,是留學生他兒子朱見深起的頭。”
朱見深“朱祁鈺叔叔,您當初把我給廢了,現在還不放過我?我就隨便問問嘛。”
朱祁鈺“讓我進十三陵,我就啥也不說,不然這事兒沒完。”
朱祁鎮“那還能叫十三陵嗎?”
秦良玉“好了好了,彆吵了。戚繼光戚大哥你接著說。”
戚繼光“第二年,也就是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打算趁夜開溜。我和俞大猷瞅準機會發動進攻,把倭寇的大船給擊沉了,剩下的倭寇往閩南方向逃竄。
從岑港跑掉的倭寇又跑到台州燒殺搶掠,給事中羅嘉賓他們彈劾我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說我有通倭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