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24)
朱由校“家人們,皇家出品的兒童搖搖椅閃亮登場!
你沒聽錯,不要2800,不要1800,就連998都不要,隻要188!
沒錯,隻要188!188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買了這搖搖椅,寶寶想坐多久就坐多久。
這可是皇家製作,坐上去那叫一個有麵子。想下單的趕緊來京城找我朱由校哈。”
朱由檢“皇兄,你居然在群裡打起廣告來了?”
朱由校“皇弟,哥哥這是在給你賺錢呢。”
朱元璋“朱由校你瞅瞅你搞的都是啥名堂,皇家的臉都快被你丟光了!成天不務正業,就知道搗鼓這些小玩意兒,還在群裡打廣告,像什麼話!”
朱由校“太祖爺,時代變了,咱這搖搖椅可好用了,還能賺錢給咱老朱家增加收入呢,咋就丟皇家臉了嘛。”
朱棣“你小子不好好治理國家,淨整這些歪門邪道。有這閒功夫,咋不學學你成祖爺我,開疆拓土,那才是皇家該乾的正事。”
朱由校“成祖爺,您打仗多累呀,我這做搖搖椅輕輕鬆鬆就能賺錢,不也挺好嘛。”
海瑞“一言一行都得符合身份呐,朱由校天啟皇上,您身為天子,應該以天下為重,咋能公然在群裡賣東西,太失體統了!”
朱由校被禁言一小時……
秦良玉“還有這功能?行,那讓於謙於大人接著說吧。”
朱祁鎮“我先來吧。我正統初期,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內閣朝政,他們都挺看重於謙。於謙奏請的事兒,早上遞奏章,晚上就批準了,這些可都是‘三楊’辦的。”
朱祁鈺“哥,你那時候還小呢,你咋知道這些?”
朱祁鎮“這還用問?當然是太後告訴我的唄。”
朱祁鈺“那我也說說。等到‘三楊’去世後,太監王振開始掌權,那家夥作威作福,明目張膽地收受賄賂,簡直肆無忌憚。
百官大臣都爭著給他送金子討好他。每次朝會的時候,去見王振的人,起碼得送白銀一百兩;要是能送一千兩白銀,才能被招待吃頓飯,吃得醉飽了再回去。”
朱允炆“這風氣也太差勁了吧,想我在位的時候,一心推行仁政,哪能容忍這種亂七八糟的事兒。”
朱標“允炆啊,你這人是仁厚,可這朝堂局勢複雜得很呐。像你幾位皇叔在位的時候,也都有各自的難處。”
朱由檢“哎,我在位的時候,內憂外患的,想整治這貪腐的風氣,結果也是有心無力。”
朱聿鍵“朱由檢你彆光抱怨,咱們得想辦法解決問題,彆光在這兒唉聲歎氣的。”
海瑞“諸位皇上,不管局勢咋樣,當官的就得清廉,這可是從古到今都不變的道理。像王振這種行為,簡直就是大明的蛀蟲。”
戚繼光“沒錯,海大人說得太對了。邊疆將士在外麵拚死拚活打仗,這些蛀蟲卻在朝堂上貪汙腐敗,真氣人!”
馬秀英“孩子們呐,咱們老朱家打下這天下不容易,可不能讓這些小人把根基給毀了。”
徐達“大嫂說得對,想當年我跟著大哥打天下,出生入死的,不就是為了讓大明江山穩穩當當的嘛。”
朱祁鎮“哎,都怪我那時候年紀小不懂事,輕信了王振,才搞出土木堡之變,我真是後悔死了。”
朱祁鈺“哥,事兒都過去了,說這些也沒啥用,咱們還是多想想以後咋避免再發生這種事兒。”
朱厚照“我好奇,於大人遇到這種情況,送不送禮呢?”
於謙“我每次進京奏事,啥禮品都不帶。有人就勸我說,你不送金銀財寶,帶點土產總行吧?我就瀟灑地一笑,甩了甩兩隻袖子說,我隻有清風。還專門寫了首《入京》表明我的誌向:
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