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朱棣你彆在這說風涼話,有本事你當時來試試?”
朱祁鎮“哎呀呀,彆吵彆吵,快接著說,後來在鄱陽湖咋打的?”
陳友諒“七月二十日,我們在康郎山就碰上了,我那些巨艦一排排的,遠遠看去就跟山似的,他們那些小船在我麵前,就跟小螞蟻似的。”
朱元璋“船大也有大的毛病,你那些船連在一起,動都不好動,哪有我小船靈活。”
徐達“大哥說得對,當時我帶了十一路衝鋒舟去搞突襲,專找他們的弱點打,還繳獲了一艘大巨艦!”
陳友諒“徐達,你是有點能耐,不過你也就是占了個先機,後麵我反應過來,你們不也損失不少。”
朱祁鈺“喲,聽起來打得還挺激烈啊。”
陳友諒“那可不,鄱陽湖的水都快被血染紅了。後來我尋思著,得想辦法把老朱給乾掉,就聽說他的旗艦是白色的。”
朱元璋“你以為我有那麼傻,會讓你知道我的旗艦是哪艘?我把好多船都刷成白色!”
陳友諒“你……你這老朱,太狡猾了!我當時一看那麼多白船,都懵圈了。”
於謙“兵者,詭道也,太祖洪武皇上這是用計,陳友諒你也彆太鬱悶。”
陳友諒“我能不鬱悶嗎?接著打下去,我這邊損失越來越大,後來還刮起了東北風。”
朱元璋“沒錯,這風可幫了我大忙,我讓人點了火船就往你艦隊衝,一時間那叫一個火光衝天!”
秦良玉“哎呀呀,聽起來就可怕,好多船都燒起來了吧?”
陳友諒“何止好多,幾百艘船都燒起來了,我弟和我侄子都被燒死,太慘了!”
朱標“陳友諒,你也彆太難過,戰場上本來就是有勝有敗。”
陳友諒“懿文太子,你是不知道,我當時氣壞了,把俘虜都給殺了。”
朱元璋“我可跟你不一樣,我把你的俘虜都放了,還給他們送了治傷的金瘡藥,又派人去祭了你弟和侄子。”
戚繼光“太祖洪武皇上這招高啊,一下子就把他們的軍心給瓦解了。”
陳友諒“老朱,你這招太狠了,我軍心一亂,好多人都投降你了。”
朱祁鎮“陳友諒,你這輸得有點慘哦。”
陳友諒“你少在這笑話我,要不是最後我突圍的時候中了箭,還不知道誰輸誰贏呢!”
朱聿鍵“唉,不管咋說,這鄱陽湖一戰也算是曆史上的大事兒,影響可不小。”
朱棣“總結一下鄱陽湖水戰,這場仗從八月二十九日開始,到十月三日結束,打了三十六天。咱們軍隊充分發揮小船靈活的優勢,用火攻陳軍,最後贏了,陳友諒被亂箭射死。”
朱元璋“1364年,也就是至正二十四年元旦,百官們推舉我為吳王,建立了各種官署,還是用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發命令。
因為在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就已經自立為吳王了,所以曆史上把張士誠那邊叫東吳,我這邊叫西吳。
同年三月,我又到武昌督戰攻城,陳友諒的兒子陳理最後出城投降。吞並了陳友諒後,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張士誠。”
陳友諒“啥?我兒投降了?”
朱元璋“友諒,你兒子也是明白事理,知道再抵抗下去也沒啥好結果。”
陳友諒“唉,我這一世英名,沒想到最後我兒子居然投降了,這臉可丟大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由檢“陳友諒,看來你這‘漢’家大業到你兒子這兒就徹底玩完了。”
陳友諒“朱由檢,你彆笑話我,你自己最後不也沒守住大明江山。”
馬秀英“好了,彆吵了,陳友諒你的故事說完了,要不要留下來接著聽聽故事?”
陳友諒“收費不?收費我可就不聽了。”
朱元璋“好歹你曾經是我的強勁對手,不收你費。”
陳友諒“那行,我就留下來瞧瞧老朱家這些奇葩。”
朱棣“所有人以後都規矩點,彆讓陳友諒看笑話。”
陳友諒“朱元璋老朱,我兒子陳理後來咋樣了?”
朱元璋“陳理投降後,我也沒為難他,封他做歸德侯,好吃好喝地供著。”
陳友諒“哼,算老朱你還有點良心,沒對我兒子下手。就他那性子,要是再被人欺負,估計也就隻能忍氣吞聲。”
朱祁鎮“欸,陳理當這歸德侯,日子過得咋樣啊?”
朱元璋“剛開始還行,後來,他就不安分了,整天在府裡發牢騷,說些對我大明不滿的話。”
陳友諒“這小子,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咋生了這麼個沒腦子的玩意兒,發牢騷能解決啥問題?”
朱棣“要不是看在陳友諒你的份上,就憑他這言行,早就嚴懲了。”
陳友諒“得了吧,朱棣,少在這假惺惺。朱元璋老朱,那後來咋處置他的?”
朱元璋“我也不想把事兒做太絕,就把他送到高麗去了。”
朱厚照“哇塞,送去泡菜國啦,這陳理也算是出國‘留學’了吧。”
朱祁鈺“留學?”
陳友諒“啥?跟朱祁鎮一樣留學了?留學就留學,老朱你咋把他放泡菜國,泡菜哪有牛羊肉好吃。”
朱元璋“泡菜咋不好了,我還吃過珍珠翡翠白玉湯呢。”
馬秀英“好了,今天聊得夠多了,明天接著聊。”
秦良玉“今天太精彩了,我都沒咋發言,一直在靜靜聽。”
“啪!”
秦良玉“要曉得後頭啷個樣,就等下一章噻。”
喜歡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