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我當時指著路邊的荊楚說‘古代用這個做刑具,因為它能祛風,雖然會傷人但不致命。古人的心腸多仁厚,孩子你要記住。’”
朱厚熜“建文他爸這待遇,太祖爺這是下了血本培養啊,哪像我,天天還得自己琢磨咋修仙問道。”
朱厚照“堂弟,你就彆在這酸溜溜了。建文他爸可是嫡長子,太祖爺當然得重點培養。說起來,太祖爺這教導方式,簡直就是古代版的‘社會實踐’!”
朱祁鎮“這要是放現在,建文他爸妥妥的‘官二代’去體驗生活,回來都能寫篇超精彩的報告文學了。”
朱祁鈺“得了吧,你就知道調侃。建文他爸這一路,可是肩負著太祖爺的期望呢,哪像你,還搞出個土木堡之變。”
朱祁鎮“你說啥?祁鈺,你彆哪壺不開提哪壺啊!咱這不正聊建文他爸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良玉“欸,各位皇上彆跑題。建文他爸這一圈下來,肯定收獲不少。懿文太子您接著說。”
朱元璋“1368年,洪武元年,我登基當皇帝,標兒就被立為皇太子。我對標兒那是疼愛得不行,讓詹同去研究曆代東宮官製,還專門挑選那些有功勳、品德好、老成持重的人兼任東宮官職,輔導太子。
像左丞相李善長兼任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任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任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勝兼任右詹事。
中書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任同知詹事院事,中書左、右丞趙庸、王溥兼任副詹事,中書參政楊憲兼任詹事丞,傅瓛(同“環”音。還可以叫“葉”音)兼任詹事。
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任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吳禎、耿炳文兼任左右率府副使。
禦史大夫鄧愈、湯和兼任諭德,禦史中丞劉基、章溢兼任讚善大夫,治書侍禦史文原吉、範顯祖兼任太子賓客,不在東宮外再設其他府僚,就是想著我出去打仗的時候,太子能監國,方便這些將軍丞相輔佐。”
朱標“我這太子當得,身邊圍著一群大佬幫忙,壓力山大呀!不過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好多治國理政的本事。”
朱允炆“皇爺爺這麼安排,就是盼著爸爸能成為一代明君,隻可惜……無奈攤手表情包)”
朱棣“大哥你這太子時期,資源配置那叫一個豪華頂配,要是能順利繼位,說不定大明又是另一番盛世景象。”
朱元璋“judy,少在這陰陽怪氣的,標兒要是在位,我絕對放心。”
徐達“大哥這麼安排,也是希望太子殿下能早點獨當一麵。當年我兼任太子少傅,把帶兵打仗的心得,能教的都教給太子殿下了。”
朱標“徐將軍的教導,我一直記著,對我幫助可大了。雖然沒機會親自帶兵打仗,但這些知識讓我知道咋更好地守護大明江山。”
方孝孺“太子殿下仁厚又好學,還有這麼多賢臣輔佐,真是大明百姓的福氣。隻可惜造化弄人……”
袁崇煥“是啊,太子殿下賢名遠揚,要是能當皇帝,我們這些臣子肯定能更好地施展抱負。”
戚繼光“這陣容,簡直就是‘豪華導師團’,要是我當年練兵,有這麼多大佬指導,估計能把倭寇打得直接滾回老家,再也不敢來搗亂。”
秦良玉“就是說呀,這規格,就知道洪武皇上對太子殿下期望有多高。不像我,隻能自己慢慢琢磨咋帶好白杆兵。”
馬秀英“秦良玉”
朱厚照“哎呀,咋這麼快就結束了,我還沒聊夠呢。”
朱厚熜“堂兄,沒聊夠下次再聊唄,我還得回去研究我的修仙大業呢。”
朱祁鎮“行吧行吧,那我也去找點樂子。”
朱祁鈺“你能找啥樂子,可彆又整出啥幺蛾子來。”
朱祁鎮“你!得,不跟你計較。”
朱佑樘“都早點休息,彆瞎折騰,咱們大明的精氣神可不能丟咯。”
朱元璋“都記住佑樘說的話,散了吧。”
朱標“各位,明天接著聊。”
朱允炆“嗯嗯,明天再聽皇爺爺和爸爸的其他故事期待表情包)。”
“啪!”
秦良玉“預知後續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馬秀英“等等,我沒說結束,剛剛網絡不好,沒編寫完,我是想問良玉妹子你會不會一些女紅活,我好教你。”
喜歡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