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27)
朱棣“1382年,洪武十五年,姚先生跟著我去了燕邸,打那以後,我倆關係那叫一個鐵,特彆投緣。
他還給我推薦了個術士,叫袁珙。這倆人後來都成了我的得力謀士。我呢,也沒閒著,想法子結交地方上的文武官員,給自己攢實力。”
朱允炆“看吧看吧,四叔,你這造反的事兒算是實錘了,居然偷偷培植自己的勢力。”
朱祁鎮“如果太祖爺沒讓姚廣孝跟著成祖爺,那後麵那些事兒估計就沒了。”
朱祁鈺“可惜這世上沒那麼多如果。不然,也沒你留學事兒。”
朱祁鎮“你說啥呢?算了算了,懶得跟你掰扯。”
朱元璋“都彆吵吵了!我當初不也是為了咱大明江山穩如泰山嘛,哪能料到後來會這樣。judy,你接著說。”
朱棣“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正月,爸把大宗正院改成宗人府,還讓我當右宗正。”
朱元璋“第二年,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我任命傅友德為大將軍,帶著趙庸、曹興、王弼、孫恪這些侯爺去北平訓練軍馬,聽朱棣指揮,準備去出征漠北。山西的軍隊就歸晉王管。”
朱棣“我帶著傅友德他們從古北口出發,打聽到北元太尉乃兒不花他們在迤(同“以”音)都放牧,就趕緊帶兵前進。
後來,正好下大雪,將領們都想等雪停了再走。我尋思著,這大雪天的,敵人肯定想不到咱們會來,得趁著下雪趕緊進軍。
大軍到了迤都,和元軍就隔了片沙地,他們居然都沒發現咱們。雖然咱們大兵壓境,但我還是覺得智取更好。就派部將觀童去敵營勸降。
這觀童和乃兒不花以前就認識,正勸著呢,咱們明軍就把元軍打得大敗。乃兒不花想騎馬跑,觀童告訴他這是燕王的軍隊,彆怕,還邀請乃兒不花一起到咱們營帳裡投降。
到了之後,好酒好菜招待著,乃兒不花感動得不行,帶著部落的人,還有馬駝牛羊啥的,都投降咱們明軍了。”
朱元璋“捷報傳到京城,可把我高興壞了,當時就說,能肅清沙漠的,還得是燕王!”
朱棣“從那以後,我這名聲可就響亮了,老爸也越來越看重我,經常讓我參與北方軍事,掌管兵馬。”
朱元璋“這些王爺裡頭,晉王和燕王最受我倚重。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我讓朱棣帶著潁國公傅友德出征,去抓番將阿失裡他們。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三月,我讓晉王管山西的各衛將士,燕王管北平的各衛將士,軍隊裡的事兒,都得向朝廷還有晉王、燕王彙報。”
朱標“四弟確實有兩下子,為咱大明邊疆穩定沒少出力。”
徐達“燕王殿下英武過人,我是打心底裡佩服。”
戚繼光“燕王殿下當年的軍事才能,那絕對是我們學習榜樣。”
朱棣“繼光,你可彆捧我了,你抗擊倭寇的事兒,那才叫牛呢。”
秦良玉“是啊,戚大哥厲害,我秦良玉也得跟你取取經。不過燕王殿下當年的功績,也讓我們這些後輩佩服得五體投地。”
朱棣“良玉妹子太客氣了,你可是巾幗英雄,為咱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棣“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三月,我帶兵北征,到了徹徹兒山,抓了敵將孛林帖木兒等幾十個人,又追到兀良哈禿城,碰到敵人哈剌兀,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然後就凱旋而歸。”
朱元璋“兩年後,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晉王去世了,我就讓朱棣掌管北平都司、行都司、遼東都司,還有遼府護衛的兵馬,讓他帶著諸王一起防備邊疆的隱患。”
朱棣“謝謝老爸信任!有了這些兵馬,我心裡就更有底了,保證把邊疆守得像鐵桶一樣。”
朱允炆“四叔你是有底了,可我害怕呀。”
朱棣“允炆侄兒,我那時候一心就想著咱大明江山,真沒彆的想法。”
馬秀英“好啦好啦,都彆老說這些了。棣兒,你這一路走來也不容易。”
秦良玉“孝慈高皇後說得對,燕王殿下為大明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裡。”
楊士奇“沒錯,燕王殿下雄才大略,是咱大明的福氣。”
姚廣孝“貧僧當初就知道跟著燕王殿下肯定錯不了。”
朱棣“姚先生,你功勞也大著呢!要不是你在我身邊出主意,我哪能這麼順。”
解縉“燕王殿下和姚先生這組合,簡直就是黃金搭檔,一個有勇,一個有謀。”
朱標“朱棣四弟,我聽說老爸封我為太子時候,你們幾個好像不太樂意啊?”
朱棣“哪有的事兒,好了,時間差不多啦,秦良玉”
“啪!”
秦良玉“預知後續如何,請繼續關注下一章。”
喜歡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