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28)
朱棣“昨天七夕節,講得少了點,今天可得多說點。我接著說……”
朱由校“家人們,趕緊搬好小板凳聽故事咯,沒板凳的歡迎來買,機會難得,錯過可就沒啦!”
朱棣“朱由校我讓你插話了嗎?朱常洛算了,你這在位一個月就駕崩的,哪有力氣管孩子,朱翊鈞你去好好收拾你家孩子,要是收拾不好,我可就收拾你了。”
朱常洛“成祖爺,您以後彆這麼直白說嘛。”
朱元璋“咋啦?大家都知道你是一月天子,這又不是啥新鮮事兒,還不讓說了?”
朱厚照“太祖爺,泰昌的意思是,這是他的短處。”
朱元璋“我可是你們太祖爺,為啥要聽你們的?行吧,以後不說你泰昌了。”
朱祁鎮“太祖爺,我也夠慘的呀。”
朱祁鈺(吃瓜表情包)
朱元璋“朱祁鎮這又不是比慘群,你少囉嗦。”
朱祁鈺“就是。”
朱祁鎮“朱祁鈺關你啥事,閉嘴!”
朱棣“不對啊,不是要開始講了嘛,你們又來搗亂。”
朱允炆“四叔,請開始您的表演。”
朱棣“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二哥秦王掛了。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老爸駕崩前,三哥晉王也沒了,我就成諸王裡最年長的了。
這時候我可厲害了,不僅手下有久經沙場的護衛軍,權力也早就超過了‘列爵不臨民’的規定。”
朱棣“三哥晉王死了一個多月後,老爸給我下了道敕諭,說‘朕諸子獨汝才智,秦、晉已薨,係汝為長,攘外安內,非汝其誰……爾其統率諸王,相機度勢,防邊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很明顯,當時老爸已經把我當成維護朱家天下的頂梁柱,對我期望可高了。”
(薨同“轟”音)
(乂同“義”音)
朱元璋“我也擔心朱棣和其他諸王權力太大,威脅到允炆皇孫繼位,所以臨死下了遺詔諸王在各自封國,不許到京城。封國內的文武官員,都得聽朝廷指揮。”
朱厚熜“太祖爺這操作,一邊指望成祖爺撐場麵,一邊又怕他權力大威脅皇孫,這心思夠糾結。”
朱棣“老爸也是為了大明江山著想,我能懂。當時我可是雄心勃勃,就想著為咱老朱家多乾點實事。”
朱由檢“唉,要是各位老祖宗一直都這麼厲害,哪還有我後來收拾爛攤子的份兒。”
朱元璋“你小子彆唉聲歎氣的,要怪就怪你接手的時候,這江山已經爛得不成樣子了,又不是你一個人的錯。”
朱標“大家都彆垂頭喪氣了,咱老朱家能出十六個皇帝,也算輝煌過。四弟,後來咋樣了?”
朱棣“後來?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老爸駕崩,允炆侄兒登基,遺詔讓諸王留在封國,不能到京城奔喪。我從北平出發去應天府,也就是現在的南京,結果被允炆侄兒一道詔令給攔住了。”
朱厚照“這劇情,跟電視劇似的,成祖爺這一路可真坎坷啊!”
秦良玉“是啊,燕王殿下當時心裡肯定憋著一股火,明明有一身本事,卻被各種限製。”
朱棣“可不是嘛!當時我就想,這天下是咱老朱家的,我朱棣一心為了朱家江山,咋就這麼多事兒。”
朱瞻基“爺爺,您當時有沒有想過直接衝去南京,不管那詔令了?”
朱棣“想是想過,可不能太衝動啊,畢竟剛登基的是允炆侄兒,我得考慮考慮後果。”
朱允炆“四叔,您當時要是真來了,我還真不知道咋辦了無奈攤手表情包)”
朱棣“允炆侄兒,我要真去了,估計咱倆得好好理論理論。不過你當時那詔令,還真把我給擋住了。”
朱厚熜“唉,要是我在那時候,肯定給成祖爺出出主意,說不定能想出辦法,既去南京,又不違反詔令。”
朱棣“你能有啥好主意,你就知道修道煉丹。嫌棄表情包)”
朱厚照“朱厚熜堂弟,你就彆吹了,你那主意,估計還沒實施,就被人發現了。”
朱厚熜“堂兄,你彆老拆我台啊,我這是好心。”
朱元璋“行了行了,都彆吵吵。朱棣,接著說後來怎麼了。”
朱棣“後來,允炆侄兒開始削藩,周王、代王、齊王、湘王、岷王這些王爺,要麼被廢成老百姓,要麼被逼得自殺。這湘王朱柏更是硬氣,全家自焚了。”
秦良玉“這削藩也太狠了,怪不得後來燕王殿下要起兵。”
朱棣“沒錯,我一看這形勢,再不行動,下一個就輪到我了。我朱棣可不是任人欺負的。”
於謙“燕王殿下,您起兵也是形勢所迫,不過後來靖難之役能成功,您的謀略確實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