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集 永樂大帝(16)_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99集 永樂大帝(16)

第99集 永樂大帝(16)(1 / 2)

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29)

朱棣“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我在北征回師的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走了。”

朱高熾“當時大軍還在外麵,京城裡沒主心骨,我爸身邊的人商量著絕對不能把消息泄出去。

內臣馬雲跟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合計,把軍中的錫器收起來熔了做了個棺材,把我爸裝殮好。

又把棺材放車上,每天早晚照樣擺上飯菜假裝請安。大軍繼續往京師趕,同時派人偷偷給我報信。”

朱由檢“誰?馬雲?這是穿越了?”

朱聿鍵“此馬雲非彼馬雲,人家是永樂年間的內臣,可不是後來搞電商那大佬。真要是穿越了,估計得給成祖爺整個線上追悼會偷笑表情包)。”

秦良玉“彆跑偏!這時候穩住軍心最要緊,熔錫器做棺、照常上膳,跟打仗時‘秘不發喪’一個道理,就怕人心一亂被人鑽空子。”

戚繼光“這操作夠嚴謹!大軍在外,消息走漏可能出大亂子,跟我守邊關時‘嚴密封鎖軍情’一個路數,細節決定成敗豎大拇指表情包)。”

姚廣孝“馬雲、楊榮他們這叫‘臨危不亂’。皇上駕崩在外,最忌諱慌亂,這麼一安排,既保住了體麵,又穩住了大局,不容易。”

楊士奇“那會兒我雖不在跟前,但後來聽楊榮說,熔錫器時將士們都偷偷抹眼淚,嘴上不敢說,心裡都清楚皇上走了。每天上膳時,空著的禦座前擺著飯菜,看著心裡不是滋味。”

朱高煦“爸……哎,他們做得對,不能讓外人看笑話。要是亂了陣腳,阿魯台那幫人指不定來偷襲。”

朱由檢“確實得保密,當年我在位時,邊關軍情都得層層加密,就怕傳著傳著變了味。成祖爺這事兒辦得密,沒出亂子,不容易。”

朱聿鍵“太子爺當時肯定急壞了吧?一邊得穩住京師,一邊盼著大軍平安回來。”

朱高熾“接到密報時,我一夜沒合眼,派了最親信的人去接應,就怕路上出岔子。我爸一生征戰,不能讓他走得不安穩。”

馬秀英“棣兒這輩子沒享過幾天福,最後還走在回師的路上……還好有這些懂事的臣子,把後事辦得妥帖抹眼淚表情包)。”

朱元璋“辦得好!沒給朱家丟人。朱棣走得雖急,但這攤子沒亂,比啥都強。”

﹉﹉﹉﹉﹉﹉﹉﹉﹉﹉﹉﹉﹉﹉﹉﹉﹉朱棣“最後我說幾點,首先,我爸在位時,因為廢了丞相製度,皇帝直接管六部,大小事兒都得親自處理,所以皇帝累得夠嗆。

我就完善了文官製度,朝廷裡慢慢有了後來內閣製度的雛形。這內閣製度後來還被西方國家學去了,一直用到現在。

不過內閣品級不高,一般得先在翰林院庶吉士那兒鍛煉鍛煉,後來就有了‘不是庶吉士不能進內閣’的潛規則。”

朱由檢“內閣這製度確實頂用,就像給皇上配了個智囊團,不然天天埋在奏折裡,鐵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不過‘非庶吉士不能入內閣’,這規矩後來跟卡學曆似的,有點死板了。”

朱聿鍵“成祖爺這是給製度打了個好底子!內閣品級不高,正好能乾活又不奪權,跟現代的‘顧問團’似的,既給建議又不越位。西方國家都學,可見這設計多超前。”

秦良玉“聽著跟咱們軍中的參謀營似的,一群人出主意,將軍拍板。不過庶吉士這關,怕是篩掉不少有本事但沒文憑的吧?就像有些老將沒讀過書,打仗照樣厲害。”

戚繼光“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內閣能幫皇上分擔,這是進步,但要是變成‘論資排輩’就麻煩了。我練兵時就不管出身,能打勝仗的就是好兵。”

解縉“庶吉士怎麼了?那都是翰林院的尖子生,經史子集門兒清!我當年就是庶吉士出身,進內閣順理成章。這規矩能保證內閣有文化,沒毛病。”

姚廣孝“皇上這是‘借力不費力’。廢了丞相,怕權臣專權;設內閣,又怕品級太高壓不住。品級低但有實權,既敢說話又聽話,妙啊。”

楊士奇“我當年進內閣時,確實是庶吉士出身。這規矩雖嚴,但也逼著大家好好讀書,至少內閣裡沒出過啥大字不識的草包。隻是後來有些庶吉士光會掉書袋,不會辦實事,就變味了。”

朱高煦“搞這麼複雜乾啥?直接找幾個能打的、能乾活的不就行了?還非得經翰林院磨幾年,磨得銳氣都沒了。”

朱棣“你懂什麼?治國不是打打殺殺,得靠章法。內閣是輔佐皇上,不是替皇上做主,品級低才能拿捏得住。庶吉士經過曆練,知道官場深淺,不容易犯渾。”

朱元璋“比我那時候光靠皇帝一個人扛著強!不過記住了,內閣就是乾活的,敢越權,我照樣掀了他們。”

朱由檢“後來內閣權力越來越大,有些首輔跟‘隱形丞相’似的。成祖爺定的‘品級不高’,算是白操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噬道蒼穹:我靠吞噬係統霸絕修仙 毛茸茸幫破案,我驚豔刑偵界 長生從獄卒開始 救命,我的本命靈劍是話癆 我丟,沒看過小說的老婆得到係統 薪紀元:千秋劫 諸界帝主:從重生開始鑄運朝 大明:最狠太子,開局請崇禎上吊 我留守的十七年 女配太惡毒?苗疆大佬跪求我生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