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30)
朱厚照“今兒個咋這麼安靜?沒人聊天的嗎?”
朱厚熜“堂兄,就你話多。”
朱厚照“上次喊你們玩角色扮演,你們扮反賊,一個個都搖頭,多沒意思啊。”
秦良玉“扮反賊?誰瘋了會同意?要扮你自己扮去。”
朱厚照“我可是常勝威武軍務總兵官大將軍朱壽,哪能扮那玩意兒。”
朱厚熜“我看你一點不長壽,還朱壽呢。”
朱由校“玩啥玩?快來幫我搭個木架子啊。”
戚繼光“海瑞這倆皇上又開始鬨騰了。”
海瑞“正德、嘉靖、天啟三位皇上,國之大事豈能當兒戲?反賊是亂臣賊子,哪能拿來演戲?都得以國事為重!”
朱厚熜“怎麼連我也捎帶上了?”
秦良玉“因為你天天琢磨修道啊捂嘴笑表情包)”
朱祁鎮“海大人彆較真,正德就是閒得慌。要我說,不如玩守城門遊戲,想當年我守北京……”
朱祁鈺“哥你可拉倒吧,你那是被人堵著打。要我說,玩監國遊戲,我可比你有經驗。”
朱祁鎮“你!我那是特殊情況!”
秦良玉“說起監國,還是得聽洪熙皇上的,這才是正兒八經的監國呢。”
朱棣“沒錯,你們都好好聽聽我兒高熾監國的故事。1408年,永樂六年八月,我尋思著,登基之初已經把北平升為北京,如今四海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沒啥大事,正好適合出巡,打算明年二月去北京看看,就命皇太子朱高熾監國。”
朱瞻基“第二年,也就是1409年,永樂七年二月,爺爺北上,讓爸爸監國,還讓吏部尚書兼詹事蹇義、兵部尚書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侍讀黃淮、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楊士奇幫忙輔助監國。之後又準備了快一年。”
朱高熾“1410年,永樂八年二月到七月,我爸爸第一次親征蒙古。十一月,爸爸回了京城,我這監國期才算結束。
這次監國時長一年零十個月。爸爸第一次讓我監國前,召集了金忠、蹇義、黃淮、楊士奇他們四個,說居守的事兒責任重大,現在文臣裡留你們四個輔導監國,就像唐太宗選房玄齡他們輔佐監國一樣。你們得明白我的意思,恭敬做事彆懈怠。
就是希望這些大臣能糾正我施政裡的錯誤,保證朝政正常運轉。”
朱厚照“謔!一年十個月?比我在豹房待的時間都長!太子爺這監國跟天天上班打卡似的,累不累啊!”
朱厚熜“堂兄你懂啥,這叫身負重任。成祖爺都把房玄齡搬出來了,明擺著是讓這四位當‘監國督導組’,太子爺想摸魚都難。”
朱高熾“哪敢摸魚啊。當時每天的奏折堆得比我人還高,淩晨就得起來批,忙到後半夜是常事。多虧了蹇義他們幾個幫忙把關,不然我這身子骨早扛不住了。”
楊士奇“太子爺太謙虛了。有回地方報水災,太子爺三天沒合眼,一邊調糧賑災,一邊讓人修河堤,比皇上親征還緊張。我們勸他歇會兒,他說‘百姓遭難,我哪睡得著。’”
楊榮“還有回,金忠尚書算錯了軍餉數目,太子爺一眼就看出來了,還笑著說‘金大人這是想給將士們多發點福利?’既給了台階,又把事兒辦了,這情商,絕了!”
楊溥“最難得的是不偏聽偏信。有回有官員想走後門求提拔,托人送了禮,太子爺直接把禮單貼在宮門口,嚇得那官員連夜來請罪——這操作,比海瑞大人還剛。”
朱祁鎮“貼禮單!太子爺這招夠狠的!比我當年對付王振那套直接多了。”
朱祁鈺“哥你就彆提王振了。人家太子爺監國,是真把國家當自家事辦,你那是被身邊人忽悠得找不著北。”
秦良玉“景泰皇上這話在理。監國可不是擺樣子,得有擔當、有手段。太子爺一邊要穩住朝局,一邊還得讓永樂皇上在外打仗沒後顧之憂,這平衡木玩得比誰都穩。”
徐達“這才叫儲君樣子!當年我跟著大哥打天下,就知道守成比創業難。太子爺能把後方打理得井井有條,比某些隻會喊打喊殺的強多了。”
朱高煦“徐將軍你又說我!我那是在前線拚殺,他在後方坐享其成,能一樣嗎?”
朱棣“高煦你閉嘴!沒有後方穩定,你打個屁的仗!糧草軍械哪來的?還不是你大哥監國調度的。”
戚繼光“永樂皇上說得對!就跟打仗似的,前線衝鋒再猛,後方補給跟不上也是白搭。太子爺這監國,就是給大軍管後勤的‘總軍需官’,缺了他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