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集 仁宣之治:洪熙皇帝(11)_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10集 仁宣之治:洪熙皇帝(11)

第110集 仁宣之治:洪熙皇帝(11)(2 / 2)

於是歎息道,我監國二十年,被讒言邪說騷擾,心裡的憂慮,咱仨都清楚。全靠爸爸仁明才得以保全。我去世後,誰還能懂咱仨的心思?”

朱厚照“星變?這是老天爺給洪熙發‘下班通知’了?聽著有點玄乎,跟我看的星象圖似的,看不懂但覺得厲害!”

朱厚熜“堂兄你彆咋咋呼呼,這叫‘天人感應’。洪熙爺這是預知天命,比我求仙問卜靠譜多了——不過聽著怪讓人難受的。”

楊士奇“皇上說這話時,眼淚都在眼眶裡打轉。他握著我和蹇義的手說,總算沒辜負先帝,沒辜負百姓。我當時就覺得,這二十年的委屈,值了!”

楊榮“我在旁邊聽著都心酸。當年多少人想把太子爺拉下馬,全靠他自己撐著,還有蹇義大人和楊士奇大人幫著擋槍,跟打闖關遊戲似的,一關比一關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良玉“二十年如履薄冰,換誰都得心力交瘁。能說出‘心之憂危,三人相同’,可見這份君臣情誼有多深。”

朱瞻基“我後來整理爸爸的遺物,發現他枕頭下有個小本子,記著這些年誰害過他,誰幫過他,最後一頁寫著‘都忘了吧’”

仁孝皇後徐氏“兒啊,你總算能歇歇了。到了那邊,不用再看誰的臉色,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朱元璋“這小子,確實不容易。能撐二十年,比我當年打陳友諒還難。”

朱厚照“太祖爺都這麼說了,可見洪熙是真不容易!不過好歹沒白熬,留下這麼多好政策,也算沒白來這一趟!”

朱瞻基“還有一件事,我爸爸是第一位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登基大典的明朝皇帝——從這個角度講,爸爸才是紫禁城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任主人。”

朱厚照“天安門登基第一人?洪熙這是占了個‘沙發’啊!早知道當年我也去天安門登基了!”

朱厚熜“堂兄你懂什麼,這叫曆史裡程碑。成祖爺建了紫禁城,洪熙爺第一個在那兒登基,等於給朱家皇宮正式剪彩了——比我煉丹成功還值得記一筆。”

朱高煦“哼,就他會占名頭!當年修紫禁城累死多少工匠,他倒好,現成的便宜全占了。”

徐達“漢王你少酸!高熾這是熬出來的福氣!當年我跟著大哥打天下,哪有這麼氣派的宮殿?能在天安門登基,那是他應得的。”

楊士奇“皇上登基那天,天安門廣場全是百姓,高呼萬歲的時候,我看見他偷偷抹了把眼淚——那是激動的,二十年的委屈總算熬出頭了。”

楊榮“可不是嘛,禮炮一響,百官朝拜,那場麵,比先帝當年定都北京還熱鬨。我站在旁邊想,這紫禁城總算等來正主了。”

朱祁鎮“哈哈,沙發!爺爺這運氣可以啊!我當年複位的時候咋沒想起來去天安門?光顧著在奉天殿鬨騰了,虧了虧了!”

朱祁鈺“哥你就彆惦記了,爺爺那是名正言順,你那是……”

秦良玉“景泰皇上彆拆台。洪熙皇上這紫禁城第一任主人的頭銜,就跟打仗時第一個攻上城樓似的,意義不一樣。往後朱家子孫登基,都得記著這頭一份呢。”

海瑞“帝王登基,在乎的不是地點,而是民心。洪熙皇上能在紫禁城開啟新政,安撫百姓,才不負這第一任主人之名。”

朱瞻基“我後來每次路過天安門,都想起我爸登基那天的樣子,他總說,這宮殿再大,也得裝著百姓——這話我記一輩子。”

馬秀英“這孩子,到哪兒都想著百姓,難怪能當這第一任主人。重八,你說是不是?”

朱元璋“嗯,占了好地方,沒乾糊塗事,算他有種。比某些占著好位置卻瞎折騰的強。”

朱厚照“……太祖爺,我這又躺槍?不過說真的,洪熙這‘紫禁城首任房主’的身份,夠咱們朱家群吹一輩子了!”

朱高熾“我的故事完結了,但我為百姓的心沒完。最後給大家讀首我寫的詞當結尾,今天就不打板了,明天聽我兒子瞻基的故事,秦良玉”

秦良玉“收到,洪熙皇上。”

朱高熾“這詞叫《蝶戀花·題九月海棠》”

朱高熾“煙抹霜林秋欲褪。吹破胭脂,猶覺西風嫩。翠袖怯寒愁一寸。誰傳庭院黃昏信。明月羞容生遠恨。旋摘餘嬌,簪滿宮人鬢。醉倚小闌花影近。不應先有春風分。”

喜歡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方外人:我的七個人格全是掛 一隻猴子的一生 反派的我躺平後,女主們全急了! 帶崽瀟灑改嫁秦總後,前夫哥悔紅眼 開局簽到混沌體,仙尊重生殺瘋了 洪荒:我十凶九葉劍草,帶飛截教 讓我當雜役?我下山收徒自立門戶 逍遙紅塵遊 錯良緣 沉夢攻略:反派救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