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集 仁宣之治:宣德皇帝(2)_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12集 仁宣之治:宣德皇帝(2)

第112集 仁宣之治:宣德皇帝(2)(1 / 2)

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30)

朱允炆“朱元璋皇爺爺,昨天您最後說的古文叫啥啊?”

朱高煦“我也挺好奇!”

朱元璋“滾!”

朱高煦“太祖爺,彆這樣啊,您就說說啥意思唄。”

朱元璋“我都說了,古文,就是‘滾’的意思,哥屋恩滾,簡稱滾,雅稱古文。”

朱高煦“……”

秦良玉“我怎麼有點想笑。”

馬秀英“良玉妹子想笑就笑吧。”

秦良玉“哈哈哈。好了,還是繼續聽故事吧。”

朱瞻基“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七月,爺爺在榆木川去世。八月,爺爺的遺詔傳到北京,我親自到開平迎喪。

我爸爸登基沒多久,同年十月,就立我為皇太子。之後幾個月,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北京。

但1425年,洪熙元年四月,因為南京老發生地震,而且爸爸也想遷回南京定都,就讓我去南京幫忙準備遷都的事兒,還得去拜謁明孝陵。

結果五月二十八日,聽說爸爸病了,把我召回北京,可我到的時候,爸爸已經不在了。六月,我從南京回北京到了良鄉,接了爸爸的遺詔,進宮辦喪事。”

朱厚照“好家夥!又是迎喪又是被立太子,還得跑南京折騰遷都準備,宣德爺這節奏比我追豹子還快!南京地震?怕不是不歡迎遷都吧狗頭表情包)”

朱厚熜“堂兄你彆瞎說,地震是自然現象。洪熙爺讓太子去南京,明擺著是讓他提前熟悉情況,這叫崗前培訓——比我當年剛登基時兩眼一抹黑強多了。”

朱高煦“哼,還遷都呢,他爸剛沒,這事兒就黃了!我早說過遷都是瞎折騰。”

楊士奇“太子爺去南京那陣子,天天帶著官員勘察宮殿,連明孝陵的地磚都數了一遍,說‘得讓祖宗看看,咱沒忘了南京’。誰知道剛忙順,就接到皇上病重消息,連夜往回趕,馬都跑廢了兩匹。”

楊榮“我跟著太子爺回北京,路上他一路沒合眼,總問爸爸會不會等不及。到良鄉接遺詔時,他握著詔書的手都在抖,嘴上卻說‘不能慌,國事要緊’,那股勁兒,跟先帝(朱高熾)一個樣。”

朱祁鎮“哎,這劇情跟我後來接我弟班似的,都是急茬!不過爸爸比我從容多了,我當年回來都懵圈了。”

朱祁鈺“哥你那是情況特殊。爸爸這是無縫銜接,從南京到北京,從太子到皇帝,一步沒亂——比你當年被石亨他們架著複位強。”

秦良玉“國喪期間最忌慌亂,太子爺能穩住陣腳,可見心裡有數。這就跟打仗時主帥突然陣亡,少帥能立馬頂上,才不會亂了軍心。”

徐達“這叫臨危受命!當年我在戰場上見多了,主帥沒了,誰能先穩住誰就贏。瞻基這反應,夠格當主帥豎大拇指表情包)”

戚繼光“從南京飛奔回北京,這路程夠我跑半個邊防了!太子爺這一路肯定跟打仗似的,既要趕時間,又得防著出亂子——畢竟有某些人盯著呢!”

海瑞“太子承遺詔,於倉促間主國喪,有條不紊,這是儲君的本分。太子臨事不亂,可見早就受過曆練,不是溫室裡的苗子能比的。”

朱由校“就跟我做家具似的,剛把南邊的料備好,北邊的架子突然塌了,得趕緊回去重新拚——宣德爺這是硬生生把斷了的榫卯接上了。”

朱由檢“有時候就是這樣,容不得你喘口氣,就得頂上。宣德爺能接住這攤子,也算沒辜負洪熙爺的托付。”

朱瞻基“當時滿腦子就一個念頭‘不能讓爸爸失望’。在南京時總想著,等遷都了就陪他在玄武湖邊釣魚,結果……還好爺爺留下的老臣都在,幫我撐過了最難時候。”


最新小说: 替嫁新娘,有幾個馬甲很正常吧! 重生後,自己養成小青梅 穿成癲文對照組,三歲大佬被團寵 半仙她靠熒光筆稱霸地獄 手持星際到七零,甜妻嬌又辣 史上最強家丁 黎明塵埃紀元3046fight 牙尖上的廢土 忘川引渡人 五姐扶我青雲誌,我送她們誥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