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奪門之變,名為複辟,實為奪權。石亨等人借擁立之功謀私利,此後朝政必生亂象——英宗皇上,這些人不能不防啊!”
朱高煦“這操作我熟!當年我要是有這魄力,哪輪得到瞻基侄兒坐穩皇位?”
馬秀英“彆教壞孩子!不管怎麼說,英宗能複位,也算少了場內戰。就是石亨這些人,看著就不是善茬。”
朱元璋“千人撞宮門,還敢喊‘朕太上皇帝也’——朱祁鎮你小子,當年要是有這硬氣,也不至於被也先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祁鎮“太祖爺,那是我年輕不懂事,加上聽王振那家夥慫恿嘛。”
朱見深“景泰八年正月十七,爸爸複位,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順。複位當天,爸爸傳旨逮捕兵部尚書於謙、吏部尚書王文。
都禦史蕭惟禎建議以謀逆罪處死二人。爸爸當時猶豫了,說當年抵禦瓦剌,於謙是有功勞的。
徐有貞說,不殺於謙,您複位就名不正言不順。爸爸最終同意了,二十二日以謀逆罪處死於謙、王文,抄沒了他們的家產。
接著,於謙推薦的文武官員都受到了牽連。之後,爸爸來不及罷黜叔叔,直到二月初一乙未日,才想起把叔叔廢為郕王。
所以,短短幾天裡,一個朝廷竟然有兩位合法皇帝,不能不說是件奇事。”
朱元璋“說起於謙被殺,真是氣煞我也!”
朱見深“二月乙未日,叔叔最後被降為郕王,軟禁在西苑。癸醜日去世,享年三十歲。
爸爸對此似乎還不解氣,給了叔叔一個惡諡,叫‘戾’。以親王之禮葬在西山,這就是咱們大明十三陵中,沒有叔叔原因。”
朱厚照“殺於謙?人家北京保衛戰救了大明,轉頭就被按個謀逆罪——徐有貞這張嘴真毒。”
朱厚熜“徐有貞這話夠陰的,‘複位無名’?簡直是強詞奪理。於謙要是謀逆,當年直接開門放也先進來不就完了?用得著死磕德勝門?”
徐達“老子砍了徐有貞這小人!於謙是國之柱石,殺他就跟拆了長城扔了盾牌似的——朱祁鎮你糊塗啊!”
戚繼光“最冤的就是於謙,保家衛國成了‘謀逆’,這比我抗倭時被誣告還憋屈。石亨、徐有貞這群人,踩著功臣的血上位,夜裡能睡得著?”
秦良玉“殺於謙這事沒天理!當年若不是他,哪有你們朱家江山可爭?英宗皇上你這道旨,寒了多少忠臣的心!”
朱祁鎮“當時……當時被徐有貞他們攛掇昏了頭,總覺得於謙是弟弟那邊的人……後來才明白,我錯得離譜(擦淚表情包)。”
朱祁鈺“殺了於謙,你以為就能坐穩位子?他在時,邊關將士提起他個個服氣,如今他死了,誰還真心替你賣命?”
楊士奇“於謙一生清廉,抄家時連像樣的家產都沒有,隻有一堆書籍和舊衣——這樣的人會謀逆?徐有貞的良心怕是被狗吃了!”
海瑞“殺於謙,不是英宗皇上的錯,實在是小人陷害的罪過!但英宗皇上不能明辨是非,終究成了千古憾事——此後百年,誰還敢學於謙舍身報國?”
馬秀英“於謙的母親當年還教他要做忠臣,結果落得這般下場……朱祁鎮,你後來沒給人家平反嗎?”
朱見深“太奶奶,後來我繼位,第一件事就是給於謙平反了……還追贈了諡號,也算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朱厚照“這還差不多!不然於謙泉下有知,怕是得扛著德勝門的磚來群裡吐槽(捂臉表情包)。”
朱高煦“於謙是條漢子,比石亨那群投機分子強百倍。殺他這事,確實不地道——不過朱祁鎮你總算還有個明白兒子。”
朱祁鎮“是的,還真感謝朱見深見深。好了,今天到這兒結束吧,明天繼續,有勞秦良玉將軍了。”
秦良玉“那好,明天繼續。”
“啪!”
秦良玉“要曉得後麵啷個樣,就繼續關注下一章嘛。”
喜歡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