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邀請朱雄英加入群聊
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32)
朱雄英“各位後生大家好,我是朱雄英,以後多多關照[朱雄英自拍照]”
朱厚照“這小屁孩是誰,看樣子才八九歲吧?”
朱棣“這是我大哥的大兒子,允炆侄兒的大哥——朱雄英。”
朱雄英“四叔,您搶我二弟位置的事,該怎麼算?”
朱祁鎮“還能怎麼算,既然都發生了,那就接受現實唄。”
朱祁鈺“就好比哥你南宮複辟,我也隻能接受現實。”
秦良玉“喲,有新加入小夥伴呀!”
朱雄英“這不是聽我爸爸和二弟提過的秦良玉將軍嘛,久仰久仰!”
朱厚熜“這小子進來就這麼自來熟,挺會聊啊。”
秦良玉“額……那我該怎麼稱呼你?”
朱雄英“按輩分來唄,我是太祖爺的長孫,你們喊我雄英就行,不用太拘謹。”
朱元璋“好小子!不愧是我大孫子,這氣勢隨我!比你那弟弟敢說多了。”
朱標“雄英,不得無禮,快給四叔賠個不是。”
朱棣“大哥彆管,孩子說實話呢。當年那事……確實是我不對,不過雄英啊,你二弟後來也沒當好這個家不是?”
朱厚照“謔!一來就開懟成祖爺?這戰鬥力比我還猛!我喜歡!”
朱高煦“這才叫朱家子孫!有我當年風範!不像某些人,隻會煉丹修道。”
朱雄英“好了,我才活到八歲就沒了,所以進來,一是有讀者問作者,我能進來不?二嘛,我是進來聽聽你們的故事,你們繼續說吧。”
朱見深“我接著說,1467年,成化三年正月,我授朱永為平胡將軍,和楊信一起征討毛裡孩。
三月,我封商輅為兵部侍郎,讓他再次進入內閣。
九月,鑒於建州女真屢屢犯邊,我軍集結五萬大軍,由總兵官趙輔掛靖虜將軍印擔任總指揮,左都禦史、遼東總督李秉為副總指揮。
兵分三路左路出渾河、柴河,越石門、土木河到分水嶺,
右路由鴉鶻(hu,同“胡”音)關、喜昌口過鳳凰城黑鬆林、摩天嶺到潑豬江,
主力從撫順經薄刀山、粘魚嶺,過五嶺渡蘇子河到古城。
同時諭令朝鮮出兵協助,朝鮮兵先到並討平了部分地方,國王還遣吏曹參判高台弼到京師獻俘。
我嘉獎了朝鮮將領魚有沼,降敕賜銀五十兩,段絹各四匹,還解送了被女真人擄走的人口。十月朝鮮兵回國。”
朱厚照“五萬大軍三路出擊,還拉上朝鮮當外援?這陣仗比我打蒙古小王子還熱鬨!建州女真敢犯邊,這下得被揍得連老家都認不出咯。”
朱雄英“女真?是不是後來老鬨事的那幫人?爺爺當年打他們跟拍蚊子似的,怎麼到這兒還得動大軍?”
朱元璋“大孫子你懂啥!當年爺爺是把他們打服了,後來日子好了就忘了疼!成化這小子打得對,就得按地上摩擦!”
朱棣“拉上朝鮮聯合作戰,這招叫遠交近攻,趙輔這總指揮選得靠譜。”
秦良玉“兵分三路加外援,戰術夠靈活!撫順那邊地形複雜,分路包抄能讓女真首尾不能相顧,比硬衝硬打聰明多了。”
朱高煦“要是我指揮,直接帶一路精銳鑿穿他們老巢!搞這麼多花架子乾啥?不過朝鮮兵能先到,也算有點用。”
朱厚熜“商輅還能再入內閣?這真是職場逆襲。剛平叛又得防邊患,成化爺這日程表比我煉丹的火候表還滿。”
海瑞“建州犯邊,乃國之大事,興師問罪理所當然。然賞賜朝鮮將領,既顯天朝氣度,又固藩屬之心,此舉甚妥。”
戚繼光“三路出兵講究協同,稍有差池就會被鑽空子。趙輔能統籌好,說明軍紀嚴明——比某些各自為戰的部隊強多了。”
朱見深“朝鮮國王還挺上道,獻俘又送回被擄人口,不給都不行。不過女真那幫人確實狡猾,打完這仗消停了好一陣子呢。”
朱雄英“朱元璋爺爺,您們當年打仗也帶這麼多人嗎?我聽爸爸說你們都是身先士卒的。”
朱元璋“爺爺當年帶幾十人就能破城!不過時代不同了,對付蠻子就得人多勢眾——成化這小子沒給朱家丟臉。”
朱見深“同年十二月,左庶子黎淳又提明景帝時期廢黜太子的事,我就說,景泰年間的事情都過去了,朕不會在意,況且這些也不是臣下該說的。”
朱厚照“黎淳這是哪壺不提哪壺?景帝廢太子那點事都過去多少年了,還翻出來炒冷飯——怕不是想搞事情(吃瓜表情包)”
朱雄英“廢太子?是不是景泰當年把成化您從太子位上拉下來那事?翻舊賬可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