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34)
朱厚照“朱雄英小子,怎麼每次結尾都是你說了算?”
朱雄英“咋了?秦姐姐都沒意見,就你意見多。”
朱厚熜“因為你是殿下,秦將軍畢竟是帶兵的,就算有意見也不好說唄。”
秦良玉“誰說我不敢?我就是想歇會兒,再說了,雄英小殿下樂意說,就讓他說唄。”
朱棣“你們這倆堂兄弟今天穿一條褲子了?居然合起夥來說我大哥孩子?”
朱厚照“切,成祖爺你想多了。”
朱祁鈺“咱們得學學於謙、李東陽、海瑞他們,有啥意見就大膽說,尤其是海瑞,直接敢罵嘉靖,這精神值得學習。”
朱祁鎮“幸好嘉靖臉皮厚,不然像海瑞這樣的清官早就被哢嚓了。”
朱祁鈺“說得好像你沒做過似的。”
朱厚熜“我再重申一遍,我是沉迷煉丹修道,那是因為我從小身體不好,可不是什麼昏君,我還沒到殺清官地步。”
朱載坖“就是,我爸爸才不是昏君。”
朱雄英“你們都是兒子,當然這麼說了。”
朱載坖“……”
秦良玉“好了好了,跑題了,繼續聽故事吧。朱佑樘弘治皇上,今天接著說啥?”
朱佑樘“說說我的政治方麵吧。我的治國思路挺開放的,不拘泥於舊規矩,敢於否定我爸當年的政策,大膽撥亂反正。
我爸那時候不是寵信佛道嘛,致使好多奸佞小人混進了朝廷,我就下旨說朝中不能崇佛信道,把前朝的法王、國師、真人、國子這些封號全給革除,還處死了那個妖僧繼曉,當時文武百官都拍手稱快。
另外我還重用賢良,對大臣挺寬厚,廢除了不少苛法,尤其是律法這塊,我更正了律製,對刑罰的運用特彆慎重。
1500年製定了《問刑條例》,1502年編成《大明會典》,刪掉了原《大明律》裡好多殘暴的法令。
我還命令朝廷內外都要慎重處理刑獄案件,任用的執法官吏也都比較賢明公正。”
朱厚照“爸您這操作夠硬核!直接革除佛道封號,還處死妖僧,這叫‘一鍵清理垃圾軟件’吧?”
朱雄英“敢否定爸爸的政策?弘治這魄力可以啊!把殘暴法令刪了,犯人估計都得喊皇上英明!”
朱元璋“早該這麼乾!佛道那幫人就知道騙錢惑眾,繼曉這種妖僧,殺得好!更正律製、慎用刑罰,這才是治國該有的樣子——比成化那小子拎得清。”
朱棣“不拘泥守舊?這脾氣像我!當年我也敢改洪武舊製。《問刑條例》《大明會典》編得好,律法清楚了,底下人才不敢亂搞。”
秦良玉“重用賢良、廢除苛法,這是給天下人鬆綁!執法官吏賢明公正,比啥都強——老百姓就怕冤假錯案。”
朱高煦“處死妖僧夠狠!換我還得抄他家!律法嘛,少點殘暴條款是對的,但也不能太鬆,不然壞人該囂張了。”
朱厚熜“革除佛道封號……叔您這是不給我留後路啊,不過編《大明會典》是真有用,我後來煉丹都得看看律法允不允許。”
海瑞“革除佞幸、刪削苛法,這是仁政,編訂會典、慎刑獄,這是法治。弘治皇上此舉,於國於民,功在千秋——比後世那些濫施刑罰的強多了。”
戚繼光“軍隊講紀律,國家講律法。《問刑條例》就像軍規,清楚了才好執行。執法官吏賢明,好比將軍公正,隊伍才能帶好。”
朱佑樘“其實當時也怕改得太急招人罵,還好有劉大夏他們幫著論證。刪殘暴法令時候,有大臣說祖製不可改,我說祖製是用來保百姓,不是用來害百姓。”
朱祁鎮“我當年要是有這覺悟,也不至於冤殺於謙……律法這東西,確實得跟著時代變。”
朱由校“編書我懂……《大明會典》比我做的木工圖紙還複雜吧?”
楊士奇“弘治皇上此舉,既守住了朱家法度的根本,又改了不合時宜的枝節——這叫守正創新,後世得學著點。”
朱佑樘“經濟方麵,我主張輕徭薄賦,興修水利,力求節儉。軍事方麵,我維護統一,愛護武將,振興軍備。”
朱雄英“愛護武將、振興軍備?弘治這是經濟軍事兩手抓!武將不受氣,打仗才賣力,比光讓士兵餓肚子強。”
朱元璋“輕徭薄賦才能穩住民心,興修水利是打糧食的根本!當年我就是這麼乾的,佑樘這小子學到位了。”
朱棣“維護統一、振興軍備?這脾氣對我胃口!當年我五征蒙古靠的就是硬實力,武將得寵著才肯賣命——比某些猜忌功臣的強。”
秦良玉“武將最怕受委屈,弘治皇上愛護他們,軍隊才有精氣神!水利修好了,糧草充足,打仗才有底氣——這叫後勤保障天花板。”
朱高煦“振興軍備就得多造火炮!我當年帶的神機營多猛!輕徭薄賦可以,但軍費不能省——不然蒙古人來了咋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