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全場比賽結束,巴西隊主場與阿根廷00互交白卷。
巴西隊和阿根廷隊都不想輸球,所以對於00的結局也還可以接受。
隻不過鄧加和巴西萊注定要接受各自國內球迷的轟炸了。
阿根廷這兩場世預賽是兩場平局,而巴西則是一負一平。
這樣的成績和他們的名號實在是對不上號。
賽後,立馬就有媒體對於鄧加這一次國家隊比賽周期的表現做了長篇的批評。
其中一篇名為《史上最醜陋的巴西隊》的報紙熱度很高。
這篇文章專門分析了巴西隊在對陣巴拉圭比賽的那場慘敗。
“這毫無疑問是一場完敗!”
報紙上這麼寫著,亞洛對這句話很讚同。
他在替補席上經曆了一切,他對於比賽內容有發言權。
“巴拉圭下半時開場不久就被罰下一人,我們依舊找不到任何機會。而他們除了兩個進球之外,還射中了兩個門柱,而其中一個進球,一個門柱,都是在下半場時完成的。”
“反觀巴西隊,對於巴拉圭的球門幾乎沒有構成任何威脅,最接近破門的,是安德森的一記大禁區外的遠射。”
“這毫無疑問是近年來最醜陋的一支巴西隊!如果看過了之前的兩場熱身賽,你就會認為這樣的結過程和結果是巴西隊應得的。”
“若非上盧西奧在門線上救險,門柱和橫梁也在幫助巴西隊,那麼本場合適的比分應該是30或40!”
鄧加在那一場比賽後提到了狀態問題,他說很多球員都是度假歸來。
但巴西隊在和巴拉圭比賽之前,已經是在美國打了兩場友誼賽。
要說狀態的話,理應要比巴拉圭隊更好。
所以現在這支巴西隊問題不是在狀態,而是在人員。
巴西隊在中鋒、後腰、左後衛,乃至中後衛,多個位置上,鄧加都拿不出特彆好的選擇。
實際上,鄧加在這幾場比賽裡給出了一個極其罕見的陣容吉爾伯托·席爾瓦、米涅羅、喬蘇埃三名後腰一起登場。
鄧加的想法也許出發點很好,那就是增強中後場的穩定性。
在美國的兩場熱身賽中,暴露了巴西最大的軟肋,那就是後腰問題。
做客巴拉圭,再加上鄧加本身就比較傾向穩妥。
所以那一場比賽的陣容用鞋墊子想都可以知道,鄧加肯定會穩上加穩。
鄧加原本希望通過在後腰位置上,通過數量的優勢來彌補質量的劣勢。
但這是一個天真的想法。
如果你的前鋒線上有著巔峰時期的羅尼,或者是能夠憑空增加一個場上名額,那麼這個想法是可以的。
但是你的陣容中隻有羅比尼奧這些前鋒,足球規則也隻允許你上11名球員。
所以鄧加增加一名後腰,就必須下一名攻擊型中場或前鋒。
進攻的火力那必定會減弱,但是防守的硬度就上升了嗎?
其實不然。
鄧加幾乎把球隊中中場防守能力最差的三個人全部放在了場上。
後腰上的數量增多,但是防守的質量卻在下降。
比賽中多次能看到巴西隊禁區弧頂出現真空時刻,按理說三名後腰在場,這樣的真空是不可能出現的。
但卻實實在在地在比賽中發生了。
也許可以說這是配合問題和溝通問題。
但是幾人的態度也有問題,他們的協防永遠是出工不出力,把所有的工作留給了自己的後衛。
中場的唯一亮點也許是安德森了,他在替補出場後的時間裡麵展現出了和那三名後腰不一樣的水平。
雖然安德森是前腰,但在巴西隊,進攻型中場永遠不在少數。
卡卡和羅納爾迪尼奧都是這個位置的核心球員。
喬蘇埃這三名“老腰”能夠在巴西國家隊有如此穩如泰山的位置和出場時間簡直是個奇跡。
而這也暴露出巴西隊目前的困境,那邊是處於“腰荒”時段。
但也不是沒有任何希望,畢竟還有著聖保羅的赫爾納內斯、利物浦的盧卡斯等不錯的新人。
巴勒莫的辛普利西奧風頭不如前兩年,但也總比兩個德甲的替補和一個阿森納的板凳堪用。
至於該如何在中場上選人,這是鄧加需要麵臨的問題。
但是鄧加在前場上的選擇,麵臨著更大的指責。
在巴西聖保羅,有這麼一份報紙,就快要把鄧加在前場上的選擇給批的一無是處。
《鄧加,看看亞洛!》
報紙的配圖剛好是亞洛在得知最後一個名額會換上後衛時的失落搖頭的畫麵。
報紙中點明了一點那就是巴西隊的前場進攻需要活力。
卡卡和羅納爾迪尼奧因傷缺席。沒有了超級球星坐鎮,巴西隊的進攻缺乏活力,組織混亂。
羅比尼奧算是球星,但絕對不是超級球星。
他絕對無法成為巴西隊的核心!
而這兩場世預賽上,鄧加總共隻用了羅比尼奧、法比亞諾、阿德這三名前鋒。
法比亞諾就不說了,他上賽季末段在塞維利亞的表現低迷,而阿德在聖保羅的表現也是時好時壞。
至於征召進國家隊的亞洛和帕托,鄧加沒有讓他們在世預賽這樣的比賽上撈到哪怕一分鐘的出場時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鄧加為何不大膽一點啟用這兩位有活力的年輕人呢?
是因為鄧加怕亞洛和帕托兩人沒有經驗嗎?
那麼有經驗的阿德和法比亞諾兩人的表現又如何呢?
所以當聖保羅的球迷見到鄧加對於亞洛和帕托視而不見的時候,自然也是發出了聲音。
“鄧加,請看看亞洛!”
至於為什麼不讓鄧加看看帕托,聖保羅的報紙應該是想著把這個機會留給從聖保羅出去的孩子。
喜歡足球:巴西9號,和梅羅三足鼎立請大家收藏:()足球:巴西9號,和梅羅三足鼎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