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深淵的“工業化”進程步入了正軌。
圍繞著粗糙的骸骨祭壇基座,骷髏們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蟻,日夜不停地忙碌著。
林夜優化了點化流程。
他不再一次性投入大量神力進行大規模點化,那樣對精神和神力負擔都太重。
他改為分批次、小規模地進行範圍喚醒。每次消耗約點化兩三隻劣質骷髏的神力,喚醒十到十五具炮灰骷髏。
雖然單次數量減少,但頻率增加,總體效率依舊遠超從前,並且能更好地控製神力和精神力的消耗。
資源的積累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骨山已經與祭壇基座齊平,陰影蛞蝓核心積累了十五顆,品質稍好的磷光礦石和暗影草也各有了一定的庫存。
林夜甚至嘗試用多顆蛞蝓核心和堅固骨骼,強化出了兩隻格外粗壯的“重型骷髏”
它們的骨骼泛著明顯的金屬般烏光,魂火熾烈,力量遠超普通強化骷髏,被任命為狩獵隊的正副隊長。
深淵蠕蟲洞穴的監視從未停止。
兩隻強化骷髏忠實地記錄著目標的一切活動規律。
數據顯示,距離下一次深度休眠期,隻剩下不到二十個神域時。
狩獵,迫在眉睫。
林夜開始進行最後的戰前推演和準備。
他反複研究深淵蠕蟲的數據厚實表皮意味著骷髏的物理攻擊效果會大打折扣。
強酸消化液是骷髏的天敵,必須儘量避免近身纏鬥。
地下穿行能力意味著它可能打不過就跑,或者從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動攻擊。
靈魂乾擾(微弱)對沒有複雜意識的骷髏影響應該不大,但對他這個需要分神指揮的神隻可能是個麻煩。
“關鍵在於攻擊方式和新式‘武器’的運用。”林夜意識掃過堆積的資源和忙碌的骷髏。
他命令工程隊,利用收集來的相對堅韌的獸骨和找到的、帶有天然鋒利邊緣的黑色燧石,開始進行最原始的加工。
沒有冶煉,沒有鍛造,隻有最粗暴的捆綁和磨製。
一批簡陋的“骨矛”和“石斧”被製造出來。
雖然粗糙不堪,但至少讓骷髏們有了延長攻擊距離和增強破壞力的工具。
他選取了幾隻相對完整的炮灰骷髏,沒有賦予它們武器,而是讓它們各自抱著一塊沉重的、棱角尖銳的大型石塊。
“投石骷髏……”林夜賦予它們新的定位。
雖然準頭基本靠隨緣,但居高臨下進行覆蓋性投擲,或許能對行動遲緩的蠕蟲造成一些困擾,甚至砸破它那厚實的表皮。
他還特意預留了五顆品質最好的陰影蛞蝓核心,沒有用於強化或驅動祭壇。
他有一個模糊的構想,或許能在關鍵時刻,將這些不穩定的能量源當作“炸彈”來使用。
就在林夜於神域中緊鑼密鼓地籌備時,現實世界也迎來了重要的通知。
周一清晨,《神域實踐課》上,班主任陳老師站在講台前,神情嚴肅。
“同學們,本周五,將舉行‘神域初生適應性測試’。”
陳老師的聲音清晰地傳遍教室。
“這次測試,不僅關係到你們的平時成績,更重要的是,它將初步評估你們神域的潛力、眷族的戰鬥力以及你們作為神隻的指揮應變能力。”
台下頓時響起一陣交頭接耳的議論聲,學生們臉上表情各異,有緊張,有興奮,也有躍躍欲試。
“測試將在學校的神域對戰平台進行。”
陳老師繼續道。
“平台會模擬出標準化的對戰環境,最大程度保證公平。”
“測試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神域基礎評估,包括神域穩定性、資源產出、眷族數量與平均強度等;
第二部分,實戰模擬,你們的眷族將隨機遭遇模擬敵人,根據表現進行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