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約三十歲左右的圓臉售貨員笑道:“有,你稍等我去後邊的庫房裡拿。你們先看看其他東西。”
“嫂子,有整套的話,幫我拿一套出來。”
梁曉悅聽沈行舟喊兩人為嫂子。
便猜出他們也是家屬院裡的軍嫂,也跟著喊嫂子顯得親切些。
“行!”
這年頭的人買碗筷盤子,都是十個為一套。
梁曉悅所說的一整套則是碗筷盤子勺子小酒盅,各十個為一套的意思。
他們廚房裡有幾個木盆、陶盆和筲箕,可以用來淘米洗菜。
他們隻需要買些碗筷即可。
兩人又買了米麵粗糧和油鹽醬醋。
服務社裡今天有蘿卜和佛手瓜供應。
兩人一樣挑了些,又買了一條海鱸魚和一包乾海帶。
隨後,兩人又在裡麵轉了一圈。
沈行舟幫梁曉悅挑了一雙雨鞋、一套雨衣。
以及一些趕海用的小耙子、小鏟子類的物品。
又買了兩個搪瓷盆一個塑料水桶。
“這些東西下雨和趕海的時候用得上。”
“好,我還想買洗臉盆。”
於是,沈行舟又讓售貨員拿了兩個搪瓷盆。
毛巾、牙膏、牙刷類的日用品也都置辦了一套新的。
最後,他還向售貨員要了一個大浴桶。
這個大浴桶在其他地區使用,可能會讓人覺得是享樂作派。
但在沿海地區的漁民家裡,幾乎是必備物品。
因為,他們常年在海邊生活,有的經常下海捕魚。需要泡熱水澡驅寒除濕。
所以,服務社裡還真有大浴桶出售。
售貨員說這些重物一會讓人用板車直接送到他們家裡去。
兩人又挑了些家庭必備的日用品。
買了一大堆。
梁曉悅此時明白了,以前人們常說破家值萬貫是什麼意思了。
就這點東西就花了他們四十多塊錢。
要知道,這年頭,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概也隻有30多塊。
她從口袋裡掏出一疊零錢和票給沈行舟,讓他付錢。
沈行舟沒要她的錢,“我帶了錢和票的。”
“拿著吧!我這裡也有很多票快過期了。”
沈行舟接過梁曉悅手裡的票,把錢還給了她
他跟售貨員一起,把快過期的票挑出來結賬。
梁曉悅的票還真多。
各種各樣的票都有。
光是付今天買的這些東西都有多的。
這也令兩個售貨員用羨慕的星星眼看著她。
要說這年頭什麼東西最稀罕?
那肯定是票據了!
很多人手裡有錢,但是沒票也不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梁曉悅平時的票都攢著,家裡需要用的物品都是爸媽買回來。
家裡的醫館和順堂從1954年開始成為了公私合營單位。
醫館還是歸他們家裡人管理。但是收入有幾成歸公家。
爺爺、爸媽,二叔二嬸和哥哥嫂子們都在醫館和醫院裡工作。
屬於吃商品糧的範疇。他們每個月都會發各種票據。
全家就她一個人沒上班。
今年她剛從滬市醫學院畢業,還沒來得及分配工作,學校就亂了。
她讀書的這些年,家裡人每個月都會給她一些票,所以她手裡的票真的很多。
全家人最近得知有可能會被下放,又把票據全部集中起來,都交給了她。
所以,她自己都不知道現在到底有多少票?
兩人把東西結完賬,隻把碗筷、蔬菜和糧油調料帶回家。
其餘的東西,一會服務社裡安排人送來。
回到家裡,兩人就進廚房裡燒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