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三桌酒席的菜夠嗎?家裡沒有青菜,服務社裡能買到不?用不用今天提前買回來準備著?”
“剛才回來的時候,我往服務社裡去了一趟。說是明早有新鮮蔬菜回來,我明天再去買。”
“那就好!可家裡這點螺貝蝦蟹怕是也不夠三桌酒席的吧?”
“一會漲潮了我把兩個地籠拿去海裡投下。明天早上再去收回來,看能不能再撈點海鮮。再不濟,服務社裡也有海魚賣呢!”
其實,他們這兩天弄的海鮮也不少。
家裡已經有一大桶螃蟹,準備三盤菜肯定是夠的。
昨晚捕到的兩條大鰻魚至少有10斤以上,雖然今早用了一點。
但用來紅燒的話,也夠裝三盤。
還有今天撿的海參,明天加點韭菜也能做三盤。
還加上螺貝湊起來也夠了。
部隊裡誰家請客都沒有他們準備的這麼充足。
隻是如梁曉悅所說,不能光吃海鮮,還得準備點青菜。
若是能買到肉,搭配海鮮一起做會更美味!
沈行舟早就在心裡把明天要準備的幾道菜給盤算好了。
梁曉悅又問:“那明天誰掌勺啊!總不能你親自下廚吧!”
“我剛才跟範嫂子商量過了。明天請她和副艦長的媳婦徐同誌一起幫忙張羅廚房裡的活。”
“你安排好了就成。”
兩人正說著,就見範桂香出來倒水。
見兩人坐在門口乾活。
她走過來對梁曉悅道:“小梁,你把我家的韭菜和蔥分一些種上。這海鮮還得韭菜蔥配著香。”
於是,兩個女人去種韭菜蔥了。
範桂香種的韭菜和蔥都長的很好,又高又壯,綠油油的。
她每樣割了一大把遞給梁曉悅,說是明天用得上。
她邊割邊教梁曉悅,韭菜要沒土割,蔥卻是要多留一截。
這樣它們重新長出來的才能又壯又好。
隨後,她從廚房裡提了些草木灰,撒在了剛割的韭菜根和蔥根上。
梁曉悅把韭菜和蔥接過來,坐在門口理了起來。
沈行舟把扇貝開完,清洗乾淨用簸箕放在院子裡吹著。
隨後,又帶著梁曉悅去海邊下地籠了。
兩人來到一處礁石處,此時潮水已經漲起來了。
隻見沈行舟站在礁石上就把地籠往海裡扔。
地籠很快沉入海底,隻餘一隻紅色的浮飄板飄在海麵上。
梁曉悅驚詫道:“若是海浪大,會不會把地籠給衝走。”
“不會,這裡是礁石灘,最多就是被礁石刮破了,衝是衝不走的。”
見梁曉悅還有些迷糊的模樣。
他笑著解釋道:“礁石灘退潮後,容易有大魚被困在坑裡。或許能有意外的收獲。”
“好吧!你比較有經驗。隻希望明天能有大收獲。對了,明天什麼時候退潮。”
“淩晨四點左右。”
沈行舟在部隊裡待了幾年,他們最基本的常識就是要學會算潮汐。
“那我們半夜起來趕一趟海吧!”
“那得兩點左右到海邊,你不怕累?”
“不怕,我覺得挺好玩的。而且,範嫂子說這幾天的退潮物產很豐富,可以多撿些海貨。”
沈行舟聽了梁曉悅這話,輕撫著她的發頂,打趣道:“我媳婦真會持家。”
梁曉悅賞給沈行舟一記白眼。
想到半夜要起來趕海,兩人回到家裡就做晚飯。
梁曉悅去隔壁,把他們決定半夜兩點去趕海的消息告訴了範桂香。
範桂香其實也有這想法。
隻是家裡沒手電筒,她才歇了這心思。
想著五點多鐘的時候再去海邊轉轉。
這會聽了梁曉悅的邀請,立即答應跟他們一塊去。
梁曉悅回到家裡,沈行舟在做飯。
她也沒有閒著,去服務社裡買了三頂大沿草帽。
幾尺做鞋子用的鬆緊帶。
挑了三個布袋和三個不同大小的網兜。
範嫂子跟她說的海蠣鉤子,和討海的各種工具護具又添置了幾樣。
還買了幾節電池。
來之前,她把家裡和醫館裡這些日常必備的物品都帶出來了。
這會,空間裡還躺著二十幾個手電筒。
手電筒有兩種型號的,一種是短的,隻需要裝兩節電池。
還有一種是稍長些裝三節電池的。
這種亮度更高,照的地方更遠。
回到家裡,就拿出針線把草帽進行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