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靠近淺水灘,就看到水裡有不少的大青蟹。
三人放下桶就開乾。
範桂香跟徐慧琴戴著帆布手套,直接用手去抓螃蟹。
梁曉悅雖然也戴了手套,但是她不敢用手抓,直接用夾子。
她出手快準狠,但凡是她看到的螃蟹,基本都成了她的桶中物。
冬天的大青蟹相當肥美。
每一隻蟹蓋都比梁曉悅的巴掌還大。
花蟹也有不少。
三人抓蟹抓到手忙腳亂,實在是太多了。
附近的石頭縫裡,水草底下都有大青蟹的身影。
範桂香道:“這青蟹真大,若是拿到供銷社裡去,至少能賣4毛錢一斤。”
梁曉悅驚訝道:“這麼貴?”
徐慧琴道:“對啊!冬天的螺貝蟹都是最肥美的時節。尤其是大青蟹,每年這個時候的價格都很好。”
平時,海鮮的價格浮動不大。
這年頭的農副產品及海鮮價格。都是受政府嚴格管控的。
不會像後世那樣,一隻海鮮能炒成天價。
那吃的不是海鮮,是銅臭味!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食物是能救命的。
管你鮮不鮮,不會毒死人就行。
物價也不會有天差地彆的存在。
對於海邊的漁民們來說,海貨就是糧食。
南海艦隊守著海島,缺糧的時候隻能用海產品來替代糧食。
但是,要捕海鮮解決民生問題,還得向上級打報告。
經上級批準了,才能進行海捕。
相對來說,漁民就自由多了。
他們每天下海捕魚,如同內陸地區每天下地賺工分的人一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海上沒有好天氣,就在近海作業或是趕海。
他們每天辛苦乾活,也沒有因為他們捕的是海鮮。
而比內陸人多分一些糧食和錢。
不過,他們守著大海,至少不會餓肚子。
但是,家屬院裡的人能自由趕海也是特彆優待。
海邊的漁民們趕海的收獲,歸集體所有。
而海島上的家屬院裡趕海所得,歸個人所有。
所以,這個時期的計劃經濟對人民群眾來說,挺友好的。
有活一起乾,有飯一起吃。
梁曉悅腦子裡想著亂七八糟的事,也沒有影響她抓螃蟹的動作。
她們三人始終並排著一起隨著潮水往下麵走。
中途,梁曉悅還撿到了十幾隻海參。
範桂香和徐慧琴也遇到了海參,隻是沒有梁曉悅撿的多。
梁曉悅的桶很快就滿了。
她把螃蟹倒進網兜裡放起來,又繼續往下邊走。
這些螃蟹好像是成片的。
到了下邊螃蟹就很少了,但是這裡有好多的章魚。
這些章魚用手很好抓。
不知道是不是冬天的水太涼了,章魚都不怎麼動。
梁曉悅下來後,發現下麵的海鰻魚很多。
這些鰻魚驅光。
手電筒照到的地方,鰻魚都會遊過來。
三人遇到鰻魚就是一番圍追堵截。
都抓到了不少。大部分是一兩斤左右的。
最大的一條鰻魚大概有5斤左右,被梁曉悅收入囊中。
海鰻魚桶裡是收不住的,便放進了腰上掛的布袋子裡。
喜歡穿越醫藥博士,在南島當軍嫂苟分請大家收藏:()穿越醫藥博士,在南島當軍嫂苟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