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她後麵的幾個軍嫂當即就驚呼出聲。
“天啊!她這運氣也太好了。撿到的全部是高價格的好貨。”
還有個軍嫂直接上前扯了扯梁曉悅的衣袖。
“梁同誌,你這些都是在哪裡撿的啊?”
梁曉悅在家屬院裡很少出門。
出門趕海時,大家都把頭和臉包裹得嚴嚴實實。
她根本就認不出這個女人是誰家的。
為了減少麻煩,她還是客客氣氣的回道:“這些新鮮海貨,是我愛人在紅樹林裡下地籠捕到了。這些乾貨存了一個多月。”
眾人心裡還是犯嘀咕。
心道:我家也是在紅樹林下地籠啊!怎麼就沒有這麼大的青蟹?還有那鮑魚我們也沒有見過啊!
不過,聽說她這幾十斤乾貨是存了一個多月的,眾人心裡又平衡了。
因為,她們存了一個月的乾貨,比梁曉悅多。
梁曉悅不理這些人在想什麼。
轉身去櫃台找範桂香跟徐慧琴了。
兩人見她過來就問她賣了多少錢?
梁曉悅:“107塊多錢,範嫂子,慧琴,剛才采購的同誌跟我說鮑魚殼也收,2.4元斤。
我今天的那些鮑魚是按2.5元斤收的。”
兩人聽了也是愣了半晌。
都慶幸自己家的鮑魚殼沒有扔。下次就帶出來。
梁曉悅道:“我問了鮑魚乾的價格,那同誌說品質好的話,3塊錢一斤的收購價。”
範桂香:“一般小個頭的得十幾斤肉才能曬出一斤肉乾。大個頭的也要12斤左右出一斤乾品。”
梁曉悅:“我們平時很少遇到鮑魚,不如把肉留給家裡人補身體隻賣殼。”
徐慧琴:“我也覺得梁嫂子這話說得對。咱們平時很難買到肉。
隻能用這些有營養的海貨給家裡男人和孩子補身體。
再說了,這些補品可比豬肉的營養價值更高。”
範桂香一算,也覺得這兩個妹妹說的有理。
心裡也想著,以後,家裡的鮑魚隻賣殼。
三人便開始挑選自己要換的物品。
她們是排在隊伍最前邊的,時間還很充裕。
打算把這裡的東西買完後,再去國營商場裡逛一圈。
三人迅速用賣海貨的錢,換好了自己要的物資。
梁曉悅這107塊錢,除了買肉外,還換了不少的糧食、油、蔬菜和一些日用品。
因為她今天賣的錢太多。
沒消費完的錢,可以存在這裡。下次再來兌換物資。
來的渡輪上,她問過範桂香跟徐慧琴,家屬院裡過年有哪些規矩?
要準備哪些物資等等。
這會,便把過年所需的物品提前備了些。
都是些能放得住的物品等。
她總共花了27塊多錢。剩下的80塊錢,存了個整數在這裡。
供銷社裡給她開了一張預存票據。
票據蓋上自己的個人章後,供銷社裡再蓋個章。
下次直接來這裡,憑票和個人章取物資就行。
這年頭,因為很多人都不會寫字。
所以去銀行裡存取錢都是用個人章。
章子上麵刻著自己的名字。
有時,個人章比簽名還好用。
這間供銷社裡也可以用章子,梁曉悅便存了些錢在這裡。
今天換的糧食多,買多了物資她也拿不回去。
下次,等沈行舟放假,他們再來這裡多買些糧食回去。
三人很快就挑好了自己的貨,放在供銷社裡存放起來。
就去了國營商場。
國營商場離這裡有兩三裡路。
看著時間還早,她們就沒有坐車過去,選擇走路去。
她們走了一刻鐘左右,就到了臨海鎮國營商場。
剛走進國營商場,裡麵熱鬨的景象就撲麵而來。
各種商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梁曉悅問範桂香:“範嫂子,你做豆腐的石膏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