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小白章,梁曉悅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那可不行!小白章的價格不高,我想留著自己吃。
白灼著吃,蘸點醋,鮮得能掉眉毛;
爆炒的話,加點辣椒,又香又辣,配米飯能吃兩大碗;
做成鹵味更絕,比供銷社裡賣的零食還好吃。這麼好的東西,可不能便宜了彆人!”
範桂香被說得直咽口水:“你這描述,聽得我都想吃了!行,不賣就不賣,自己吃才劃算。
那你家的乾貨呢?上次你說曬了不少蝦乾、魚乾,帶點去賣啊?”
梁曉悅歎了口氣:“彆提了,之前曬的乾貨貨我全郵寄給家裡人了。我家現在沒啥存貨了,就剩點後來曬的蠔肉乾,能帶去賣。”
其實,她空間裡還有些海參乾、鮑魚乾。
這些她放在量子鎖鮮倉裡備著。以防有用得著的地方。
家裡唯一的乾貨就是後來曬的蠔肉乾可以帶出去賣。
這裡的生蠔很多,以後曬的再郵寄給家裡人。
她估計,以後兩個月能給家裡人寄一次東西就不錯了!
乾貨存久了放不住,也沒有賣相。
最好是剛曬好的拿出去賣,最能賣出好價。
梁曉悅又問徐慧琴,她打算帶哪些東西出去賣。
結果,她跟範嫂子差不多,家裡隻留少量自己吃的。
給老家的人寄點螺貝乾,其他的存貨打算都帶出去賣。
她們倆的海參全部曬成了乾的,打算帶出去賣掉。
其實,今年海參乾的價格並不好。
而海參的營養價值還可以,梁曉悅是覺得賣了不劃算,但她也不好明說。
畢竟,這兩人真的挺持家的。
能換錢的都想拿出去賣掉。越貴的東西越不舍得自己吃。
反正,她們靠著大海,以後想撿點海參應該還是有機會。
梁曉悅又問範桂香:“範嫂子,你知不知道小青龍賣什麼價?”
“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以前很少抓到龍蝦。即使抓到一隻也不夠家裡幾個孩子分的,哪裡有賣的。”
說完,範桂香又道:“說不定趙嬸子的兒媳婦黃小琴知道。她是本地姑娘,她娘家就是漁村的。”
“行,我晚點去問問她,家裡還有4隻,若是價格好的話,我帶兩隻出去賣。”
其實,梁曉悅私心裡是不想把龍蝦帶出去賣的。
但是,她不能露富,來了這裡就得入鄉隨俗。
她撿了11隻龍蝦的事,範桂香跟徐慧琴都知情。
她給兩家各送了兩隻,他們自己吃了三隻,還剩下四隻。
全部賣了,那是不可能的。
她打算帶兩隻出去賣。留兩隻給沈行舟吃。
要是她把好東西都留著自己吃。
範桂香和徐慧琴嘴上不說,心裡肯定會犯嘀咕:“曉悅家咋這麼多好東西都不賣?是不是日子過得比咱們好太多?”
時間久了後,三人之間會慢慢生出距離。
雖然她是真的很有錢,但是也不能露富。
她清楚,朋友之間最忌諱的就是差距太大。
你要是過得比彆人好一點,大家還能一起玩;
可要是好太多,彆人還在為溫飽發愁時,你已經有存款了。
這個就很誅心了。
後世有句話,把朋友關係定義得很精僻:害怕朋友過得苦,又怕朋友開路虎。
這話雖說有調侃之意,可把人性的陰暗麵總結得很到位。
朋友之間,能一起吃苦,卻不一定能一起享福,尤其是當差距懸殊的時候。
沒有一起同甘共苦過,哪能交到真心的朋友?
所以,梁曉悅始終保持著,跟範桂香和徐慧琴差不多的生活水平。
空間裡有好東西,也隻能偷偷摸摸地用。
就在剛才,梁曉悅說自己家裡人多,所以,她把大部分乾海貨都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