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如輕紗般彌漫在整個村子。
景忱拎著兩瓶空間買的撕了包裝的枇杷膏,步伐輕快地朝著村長家走去。
他心中早有盤算,早點搬出知青點過上獨居生活。
來到村長家,輕輕叩開院門,隻見村長正蹲在磨盤旁卷煙葉,煙絲簌簌地落在褲腿上。
還沒走近就聽到一陣咳嗽聲,景忱走上前去。
“村長,您老這咳喘的毛病,用川貝枇杷膏會好些。”
說著他將手中的枇杷膏擱在石臼旁。
“呦!我還能吃上這金貴東西。”村長斜眼看他。
景忱也沒掩飾,“您看,若是村裡有個常駐大夫,三太爺前日也不至於病得那麼重,還讓大家都跟著擔心。”
村長停下手中的動作,已經猜到了他的來意。
他用煙杆敲了敲磨盤,緩緩說道,“你們倆倒是心有靈犀,昨兒三娃子往我這送來了些麥乳精。”
景忱聽聞不由一愣,他倒是沒想到餘朗會幫他。
他渾濁的眼珠往堂屋瞟了瞟,“這事兒啊,不是咱不想辦,村裡的情況你也知道,沒錢沒人才,難辦呐。”
景忱微微皺眉,誠懇地說:“村長,我知道村裡的難處。”
“可我覺得,咱可以先想辦法解決人才的問題。”
“我雖然不是專業的醫生,但我的醫術村裡都有目共睹,也願意為村裡出這份力。”
“而且,我相信慢慢的,會有更多辦法來改善村裡的醫療條件的。”
村長抬眼打量著景忱,沉默了片刻後說道,“你這娃子,想法是好的。可這事兒,還得讓大夥都同意才行。”
“這樣吧,我和大隊長商量商量,找個時間開個大會,把這事兒跟大夥說說。”
景忱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連忙說道:“謝謝村長,我保證不辜負村裡的期待,以後村裡的醫療情況肯定能好起來的。”
幾日後,晌午的日頭高高地照著,明明是快入冬的時候,卻格外溫暖。
曬場的老槐樹上掛著的銅鑼被大隊長敲得震天響,驚得樹上鳥雀四處亂飛。
大隊長踩著脫漆的自行車後架,脖頸上的青筋暴起,大聲喊道:“各家當家的聽好了!今兒議議建衛生站的事!”
“現在村裡沒有個正經醫生,大家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找不到人幫忙,這可不行啊!”
“現在我們決定讓知青點的景忱同誌來當這個赤腳醫生,大家夥兒都表個態吧。”村長拿著大喇叭對著下麵的人喊。
一時間有些安靜。
“該建!上月鐵蛋燒得說胡話,我背著他到鎮上衛生所,把他褲子都尿透了!可遭罪了!”被偷了雞的李大嬸竟是第一個表態的。
她扯著鐵蛋到跟前,臉上滿是感激,“多虧景知青瞧了眼鐵蛋,這才讓孩子退了燒。景知青是真有本事!”
“小白臉細皮嫩肉能頂事?”王紅兵滿臉不屑,一腳踹翻個草垛。
陰陽怪氣地說道,“彆是拿咱們試藥!”
大隊長掏出個紅皮本子,揚了揚說道:“公社撥了十二塊八毛錢置辦藥品。”
這話其實就是說公社已經批準重開衛生站了,我就是走個流程。
他抖出夾在本子裡的紙張,上麵還印著公社的公章。
這批條和撥款還是三娃子想法子搞來的。
“要是咱村自己有人才,也不至於拖到現在才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