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下午了。
景忱幾人在公社食堂簡單吃過飯後又繼續到第三大隊的選的大棚地。
其他好幾個大隊的人都沒離開,自發地跟了上來,想著多學一點是一點。
三大隊的地塊倒是開闊,可惜正對著北風口。
他們搭的竹木骨架在風中嘎吱作響,剛蒙上的薄膜被吹得鼓脹欲裂。
三大隊隊長急得額頭冒汗,連聲招呼人去壓草簾、找磚頭。
景忱快步上前,頂著風仔細觀察棚架。
“彆慌!”景忱的聲音穿透風聲,沉穩有力。
“這裡,這裡,還有那根主梁和地錨的連接處,用粗鐵絲給我絞緊!擰死!”
景忱趕緊指導他們在迎風口進行加固和增加防風網。
果然幾個關鍵點固定好後,雖然風勢依舊,整個大棚骨架的晃動肉眼可見地減弱了。
“嘿!真不晃了!那網子繃得緊緊的,風都溜邊兒走了!”
三大隊隊長抹了把汗,驚喜地喊道。
“邪了門了!這位置抓得忒準!”
“小景知青…不,景技術員,你這眼睛比羅盤還靈啊!”
景忱隻是笑了笑。
解決了迫在眉睫的風患,景忱又仔細查看了整塊地的地勢走向。
“排水溝還得加深加寬。”他指著棚外低窪處。
“開春雪化了,棚裡澆灌水多了,容易倒灌積水,爛根。”
“從棚門口這裡起坡,往那邊走,形成個緩坡,水自然就流進排水溝了。”
眾人連忙點頭記下,幾個小夥子立刻抄起鐵鍬開始按他指點的方向挖溝。
熱火朝天地忙碌完這麼些工作,幾人才結束回去休息。
回村的時候天還沒完全黑。
一進入村口,他們就聽到了孩子們的嬉戲聲。
“現在我是小老師了,鐵蛋,你把今天林老師教的內容背誦一遍。”
遠遠的他們就看到好幾個小孩圍在曬場,扮著老師和學生的遊戲。
景忱循聲望去,隻見梳著兩個羊角辮的燕燕正背著小手,小臉繃得緊緊的,努力模仿著大人的威嚴。
被她點名的鐵蛋站在中間,撓著後腦勺,臉憋得通紅,吭哧吭哧地背道。
“…人,口,手…足!”他背得磕磕絆絆,還下意識地用手指點著自己的身體的部位。
最後一聲倒是響亮,小腳丫還用力跺了一下地麵。
燕燕像個小大人一樣,“算你過了吧,下一個。”
幾個小孩排著隊站在她麵前,一個接一個的,帶著孩童特有的認真勁兒。
看著這一幕,景忱嘴角不由自主地揚了起來。
這是景忱向大隊長和村長提議的,借先進大隊的光,讓公社同意在村裡辦個小學。
以前村裡的娃娃們想上學,得起個大早走十幾裡地去鎮上。
遇到刮風下雨或是寒冬臘月,家長們的心都揪著。
如今村裡有了自己的小學,雖然條件簡陋,但能讓孩子就近讀書識字,對村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幾人在曬場下了車,拖拉機技術員開著車到倉庫去了。
“咱大隊是一天一天好起來了啊。”
大隊長看著這一幕也是感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