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火車後卻沒看到王紅兵的身影。
沒過多理會兩人順利找到了車廂。
餘朗特地買的兩張臥票,就怕景忱休息不好。
狹窄的走廊一側是掛牆的小桌板,一側是開放的隔間。
景忱和餘朗進入自己的臥鋪隔間,裡麵已經有人在了。
隔間設立的六個鋪位,分為上,中,下三層,一層兩個鋪位。
餘朗買的是兩個下鋪,此時他的鋪位被一位乾部模樣的中年男人坐著。
男人翹著二郎腿,露出腳上磨損厲害卻依舊乾淨的布鞋,他正看著報紙,眼鏡滑到鼻梁。
“不好意思同誌,這應該是我的位置。”
聽到聲音男人抬頭微眯著眼,眼角泛起幾縷魚尾紋,似看不清,又用手扶了下眼鏡。
“哦,不好意思,我的鋪位是上鋪,看你們還沒來就坐了會兒,實在是抱歉。”說著男人連忙站起來。
男人態度誠懇,想著他上鋪上上下下確實不方便餘朗他們也沒多計較。
“這天還早,您坐會也行,休息的時候再換過來。”餘朗和景忱在另一邊坐下,把包裹塞在鋪位下的空間裡,腳牢牢擋住。
“哎呦,那真是太謝謝同誌了!”男人嘴角一彎,說著就要去握餘朗的手。
“無礙。”
男人實在熱情,景忱也跟他攀談起來,得知對方叫張衛東。
“張同誌在哪下啊?”餘朗在給景忱剝橘子,景忱則細細打量著這人。
指甲修剪得極短,乾乾淨淨不帶一絲汙垢,但手指卻乾燥粗糙,像常年穿戴手套後因頻繁的洗手留下的後遺症。
景忱對這個很熟悉,因為前世他在進行藥理研究時也是長期戴著手套,橡膠手套透氣性差,佩戴久了會非常悶熱,出汗,導致手部發白起皺。
“我在遼省下。”張衛東嘴角漾起溫和的笑意。
“哦,是探親結束了回老家嗎?”
景忱鼻子靈敏,張衛東身上除了淡淡的油墨清香之外,還有一股清冽的消毒水的味道,明顯就是參加醫療工作的。
“不,是去接一位老領導。”張衛東說這話時臉上閃過一瞬間的輕鬆,隨即又帶著一股悲慟。
像是漫長的黑夜裡終於見到了光,可在黑暗中摸索著磕碰的一身傷,仍令他心悸。
景忱稍一沉思便知道了其中關鍵。
剛結束的四人小組粉碎活動,意味著以往經他們手的多是冤假錯案,即使如此便要平反。
而張衛東明顯不是遼省人,卻說是去接人,又一臉複雜的神情,說和那件事沒有關聯景忱是不信的。
張衛東眉頭一皺,似乎覺得自己說得太多了,看了眼景忱,止住了話題。
景忱也知道這事不宜聲張,沒再多問。
期間有一個年輕的男人來找他。
“老師,您這爬上爬下的也不方便,我去跟列車員問問能不能給您換一下。”
“沒事,我又不是老得爬不動,彆去麻煩人家。”說著還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表示我自己沒有一點問題。
“這……”年輕男人很無奈,但也沒辦法,隻能麻煩景忱和餘朗幫忙照看下。
“那就麻煩兩位同誌搭把手了。”
“應該的。”作為一名軍人,在群眾有困難的時候怎麼能袖手旁觀呢。
那人走後張衛東從隨身包裹裡拿出一盒糕點。
“這兩天要麻煩兩位小同誌了,這是我帶的糕點,一起嘗嘗?”油紙打開,一股香甜的油香撲麵而來,糕點做得精致,包裝也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