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班,奧奧剛到公司,就看到小林拿著“沙發麵料起球”的工單過來:“奧主管,這個客戶說沙發才用一個月就起球,要求換貨。按規定,起球率沒超標準,不用換,但客戶態度特彆堅決。”
奧奧接過工單,笑著說:“先彆跟客戶說規定,我們先做兩件事:第一,聯係麵料供應商,查下這批麵料的起球測試報告;第二,讓售後師傅上門看看,是不是使用不當導致的起球。等有了結果,再跟客戶協商——說不定客戶隻是想知道起球的原因,不是真的要換貨。”
小林愣了一下,然後點點頭:“好,我現在就去辦。”
看著小林忙碌的背影,奧奧打開電腦,開始整理最近的工單處理記錄。她發現之前按“對錯”處理的工單,客戶滿意度隻有60,而昨天那起實木床的工單,客戶滿意度是100。她在筆記本上又加了一句:“策略的優化,從來不是靠‘對錯’,而是靠‘效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午吃飯的時候,老周又過來跟她打招呼:“怎麼樣,昨天的工單處理得順利嗎?”
“特彆順利!”奧奧笑著說,“我先查了板材的問題,再跟客戶協商解決方案,客戶不僅沒投訴,還說以後買家具還來咱們家。”
“這就對了。”老周笑著說,“你看,這就是‘數學期望大於1’的策略——投入一點時間和成本,換來客戶的滿意度和複購率,比硬剛劃算多了。而且你在客服這個領域,本來就擅長溝通,把這個優勢發揮出來,比死記條款管用多了。”
奧奧點點頭,她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老周總說“在自己專業的領域才能遊刃有餘”。做客服,她的專業不是背條款,而是懂客戶、會溝通、能解決問題。以前她總把彆人灌輸給自己的“對錯”當成標準,卻忘了自己真正擅長的是什麼。現在她懂了,做自己擅長的事,用自己的專業去解決問題,去賺那些不懂如何平衡客戶需求和公司成本的人的錢——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下午,售後師傅給奧奧反饋,沙發起球是因為客戶家裡有寵物,爪子勾到麵料導致的,不是麵料質量問題。奧奧拿著師傅拍的照片,給客戶打了電話,先解釋起球的原因,然後說:“我們可以免費給您的沙發做一次麵料護理,再送您一瓶防勾絲的噴霧,這樣以後就不容易起球了。您看可以嗎?”
客戶聽完,語氣明顯緩和了:“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是麵料質量差呢。那你們過來做護理吧,謝謝啊。”
掛了電話,奧奧在工單上標注“已解決,客戶滿意度100”,心裡滿滿的成就感。她打開公司的客服績效表,發現自己這個月的客戶滿意度已經從上個月的60升到了85,比部門平均水平高了10。
下班的時候,經理把奧奧叫到辦公室,笑著說:“最近客戶投訴少了,滿意度還漲了,你這主管做得越來越好了。下個月部門要搞一次培訓,你給大家分享下經驗吧。”
奧奧點點頭,心裡已經有了培訓的主題——“跳出對錯,在客服領域找最優解”。她想告訴同事們,處理客訴不是“判斷對錯”,而是“解決問題”;不是死守規則,而是在規則和客戶需求之間找平衡;不是害怕模糊,而是接受世界的動態,然後用自己的專業去優化策略。
走出辦公室,夕陽透過窗戶灑在走廊上,奧奧看著自己的影子,突然覺得腳步比以前輕快多了。她不再是那個隻知道按“對錯”辦事的客服主管,而是開始學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和概率融為一體,找最優解,賺彆人不懂的錢——這大概就是成長最真實的樣子吧。
接下來的日子裡,奧奧處理工單越來越得心應手。遇到“床墊太軟”的客戶,她會建議客戶加一層硬質床墊墊,而不是直接說“床墊硬度符合標準”;遇到“餐桌送貨延遲”的客戶,她會主動贈送一張餐廳優惠券,而不是隻說“物流出了問題”。她的客戶滿意度越來越高,甚至有客戶專門打電話到公司,表揚她“會替客戶著想”。
有一次,老周跟她開玩笑:“現在你都快成‘客服策略專家’了,下次要不要跟我一起研究下運營的數據分析啊?”
奧奧笑著搖頭:“運營的數據分析我不懂,還是先把客服這塊做好吧。畢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遊刃有餘,比什麼都重要。”
老周點點頭:“說得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但這個‘舒適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通過不斷優化策略,慢慢擴大的。你現在在客服領域找到了最優解,以後說不定能把這種思維用到其他領域呢。”
奧奧沒說話,隻是看著電腦屏幕上的客戶滿意度數據,心裡很清楚:她現在所做的,不過是接受了世界的動態模糊,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不斷優化那些“數學期望大於1”的策略——而這,正是成就者最該走的路徑。至於那些被情緒和“對錯”困住的人,或許他們還沒明白,世界本來就是複雜的,隻有接受了這份複雜,才能在自己的領域裡,走得更遠、更穩。
又到了月底,奧奧看著部門的績效報表,客服投訴率下降了30,客戶滿意度上升到了92,排在公司所有部門的第一位。經理在部門會議上表揚了她,還說要把她的“最優解策略”在全公司推廣。
散會的時候,小林湊過來問:“奧主管,你現在處理工單怎麼這麼厲害啊?有什麼秘訣嗎?”
奧奧想了想,笑著說:“哪有什麼秘訣,不過是懂了兩件事:第一,彆總盯著‘對錯’,多想想‘怎麼解決問題’;第二,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把能做的事做到最好,賺彆人不懂的錢。”
小林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奧奧卻知道,這句話裡的道理,她也是花了好長時間才明白的。從那個隻知道按規則辦事的客服,到現在能靈活處理各種糾紛的主管,她走過的路,其實就是從“非黑即白”到“接受模糊”,從“死守對錯”到“優化策略”的過程。
晚上回家,奧奧翻開筆記本,在最後一頁寫了句話:“世界本是動態模糊,擅長領域即是歸途。優化策略,降低方差,方能在概率中尋得真諦,賺彆人不懂的錢——奧奧,繼續加油。”
寫完,她合上筆記本,看著窗外的夜景,嘴角不自覺地向上揚起。她知道,未來還會遇到更多複雜的工單,還會有更多“對錯難分”的情況,但她已經不再害怕——因為她明白,在自己擅長的客服領域裡,隻要不斷優化策略,和概率融為一體,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而這,就是她作為客服主管,最該堅持的路。
喜歡家居廠那些人請大家收藏:()家居廠那些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