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德德大廈頂樓,奧奧站在落地窗前俯瞰萬家燈火。林深端著兩盞青瓷茶盞走來,茶香混著遠處桂花香,在空氣裡釀成醇厚的酒。
“為什麼不直接讓總裁開除張翠蘭?”他忽然問。
“因為我要讓她親口承認,”奧奧抿了口茶,舌尖泛起龍井的苦澀,“就像當年我在車間被誣陷偷拿木料時,也是自己找到了證據。”她指向窗外,“你看那些亮著燈的格子間,每個裡麵都有在打拚的人。但生活不是隻有打拚一條路,有時候慢下來,反而能看清更多東西。”
林深忽然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帶著山間晨露的涼意,卻讓奧奧想起車間裡那台老縫紉機的溫度。她忽然想起母親常說的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可有個自己說了算的窩,才是人生的基本盤。”
“明天,”她忽然轉身,“陪我去趟老宅。拆遷隊明天就要進場,我要在紫藤樹下再喝一次母親熬的桂花糖粥。”
晨光初現時,奧奧站在爬滿紫藤的老宅院中。母親正踮腳摘下最後一串紫藤花,晨露滴在她銀白的發間,像散落的星子。當拆遷隊的卡車轟鳴著駛近時,奧奧忽然扯下工牌拍在石桌上。
“這宅子,”她望向母親,“我們不拆了。我要把這裡改成民宿,用德德的老木頭做家具,讓每個客人都能住進自己說了算的窩。”
母親忽然笑了,眼角的皺紋裡盛著晨光。她轉身從廚房端出青瓷碗,碗裡浮著幾顆桂花糖心湯圓——那是奧奧最愛吃的早餐,從她在車間當學徒時就開始吃的早餐。
歸巢·守心
三個月後,德德家居的投訴率下降了30。總裁在年會上親自給奧奧頒發“年度貢獻獎”時,鏡頭掃過林深空蕩的座位——他已背著登山包去了山區,說要教孩子們用德德的老木頭做課桌椅。
此刻的奧奧正在江南水鄉的民宿裡,教母親用智能手機拍桂花。新做的八仙桌放在院中央,桌麵刻著“德不孤,必有鄰”六個字,每個筆畫都浸透了木頭的芬芳。
“奧奧,”母親忽然指著院外,“有客人。”
林深背著登山包站在桂樹下,風塵仆仆卻眼含星光。他手裡提著一盒山區孩子做的木雕:“聽說這裡的桂花糕用的是古法糖漬,我來嘗嘗。”
桂花糕在青瓷盤裡冒著熱氣,林深咬了一口突然說:“我辭職了。”
“為什麼?”
“因為你說過人生意義的思考有兩個落腳點。”他指向院外的稻田,“我想試試從付出與貢獻的角度,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晚風送來稻香,奧奧忽然想起車間裡那台老縫紉機。那時她總愛在午休時用碎布頭給工友們縫補衣服,針腳歪歪扭扭卻藏著最溫暖的情誼。她忽然明白,所謂基本盤從來不是固定的位置,而是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守住內心的準則。
新生
春去秋來,民宿的桂樹開了又謝。奧奧的民宿在當地小有名氣,許多客人專程來體驗“德德老木頭”做的家具。這日她收到一封來自德德家居的信,信封裡是總裁的親筆信:“小奧,你教會我們真正的服務不是迎合而是堅守。現在公司成立了‘奧奧工作室’,專門解決客戶的疑難問題。”
信封裡還掉出一張照片——林深在山區小學教孩子們做木工,背景是嶄新的課桌椅,上麵刻著“德不孤,必有鄰”。奧奧把照片夾進日記本時,母親正在熬桂花糖。糖香混著木香,在空氣裡釀成最醇厚的酒。
“奧奧,”母親忽然說,“隔壁張嬸想學做木工活。”
奧奧抬頭看見院外的紫藤花架下,張嬸正挎著竹籃張望。她忽然想起車間裡那些碎布頭,想起王女士家滿堂兒孫的笑聲,想起林深在山區小學教孩子們做木工的身影。所有關於付出與貢獻的故事,都在這個由自己親手打造的窩裡找到了歸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夜,奧奧在民宿的露台上舉辦了一場小型音樂會。客人中有帶著孩子的夫妻,有攙著老人的子女,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意。月光灑在八仙桌上,“德不孤,必有鄰”六個字在月光下泛著溫柔的光。
她突然明白,所謂基本盤從來不是某個固定的位置,而是無論在哪裡都能守住內心的溫暖與堅持。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但最珍貴的,是那個由自己親手打造的、能說“我願意”的窩。那才是人生的基本盤,是無論走多遠都能回去的地方。
而此刻,奧奧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不是在與生活的周旋中妥協,而是在堅守中成為真正的自己。所有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最終都落在了付出與貢獻的支撐裡,落在那些平凡卻溫暖的日常裡,落在每個由自己說了算的窩裡。
晨光熹微時,奧奧在民宿的賬本上記下最後一筆。今日收入一千八,支出五百八。她抬頭望向星空,銀河像一條閃光的路,而路的儘頭,是每個平凡人都能找到的、屬於自己的窩。那裡有付出與貢獻的支撐,有人生體驗的甘甜,更有屬於每個普通人的人生答案。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但最珍貴的,是那個由自己親手打造的、能說“我願意”的窩。那才是人生的基本盤,是無論走多遠都能回去的地方。
而此刻,奧奧終於明白了——所謂基本盤,從來不是固定的位置,而是無論在哪裡,都能守住內心的溫暖與堅持。這種堅持,比任何金窩銀窩都更珍貴,因為它是由自己親手打造的、能說“我願意”的窩。這,才是人生的基本盤,是無論走多遠都能回去的地方。
喜歡家居廠那些人請大家收藏:()家居廠那些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