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之地,太極殿
平南侯趙無極,默默站在太極殿右側靠前的位置,垂著頭,似乎在假寐。
在平南侯的旁邊,是崇安侯等三侯,以及鎮國公和大虞另外一位世襲國公,定國公。
兩國公四侯的後麵,則是大大小小的武官一係。
而在太極殿左側,又是一列朝臣...和兩國公四侯等武官一係不同,左側的官員,袍服上繡著各類飛禽。
左側的,是文官一係。
文官一係的六位尚書天官,如同四侯兩國公那般,垂頭閉目養神...六大天官前麵,還有身穿明黃袍服的人,不是官員,而是,皇子!
在六大天官的後麵,一眾文官驚疑不定的看著同時出現的兩國公和四侯...
在大虞,除卻年關歲末,其他時候,每月1,10,,20,這三天都是固定的大朝會之日,民間流傳的上朝,指的也是大朝會。
大朝會說是大,其實不然,大朝會並不會真切商議什麼,隻是會宣布一些“小朝會”已經定好的事。
也因為大朝會單純隻宣布,故而,並不參與治民的武將一係,通常都會有人“告病”不來,特彆是兩國公和四侯這般人物,很少出現在大朝會。
如同今日這般,兩國公四侯同時出現...
莫不是今天要出什麼事?
可文官一係的小官左思右想,除卻已經落幕的,平南侯府和鎮國公府的矛盾,也不記得最近帝都有什麼特彆的風波...
“陛下到...”
有太監的聲音響起。
龍攆入太極殿。
無論文武,此時也顧不得再驚疑,恭聲:“臣等叩見陛下,願陛下萬年。”
“平身。”
“謝陛下。”
群臣起身。
虞帝最信任的老太監高聲:“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戶部一員外郎出列:“臣有奏。”
虞帝微微抬眼看去。
那員外郎得了允許,當即沉聲:“啟稟陛下,如今沿海各地,倭寇越發猖獗,因倭寇之患,明州,台州,蘇州,揚州之地,稅收不斷下滑...又因倭寇難治,更隱隱直逼南京以及江寧府,為天下計,臣請陛下任一大將去往沿海,平倭。”
殿中文武紛紛一怔,下意識去看崇安侯,不過片刻,又移開目光,轉而朝著六大天官看去。
又要派人平倭?除非讓崇安侯去,不然,沿海的倭寇,恐怕沒人能平得了啊。
虞帝微微抬眼:“倭寇肆掠,崇安侯可有何提議?”
崇安侯想也不想就開口:“區區蠻夷,不敬我大虞上國,理當嚴懲,臣請陛下兵發扶桑,將蠻夷犁庭掃穴,以肅我大虞之威。”
一眾文武忍不住無言...隔著汪洋大海的扶桑是那麼好打的?就現在的大虞,有那錢出海?
戶部尚書看一眼崇安侯,沒辦法,還是隻能開口打圓場:“陛下,區區倭寇,不值一提,如今我大虞的威脅,當屬契丹草原,如今國庫不足...臣以為,待到草原平定,遣一營渡海足矣,此時實不宜勞民傷財遠征倭寇。”
虞帝微微點頭,再問:“有理,然,倭寇之患,何解。”
兵部有郎中上前:“啟稟陛下,臣提議,於沿海之地,新設一營兵馬,遣一可靠將領前往平倭。”
不知情的武將,紛紛雙眼一亮...又要新設一營?雖然不理解哪來的錢,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