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20日,日本關東軍和蘇聯遠東方麵軍在諾門坎地區的軍事衝突已經基本結束。
雙方的軍隊都已經陸續撤離了。
至於各自的損失,那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大家都隻有捏著鼻子認了。
這一場戰爭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好處。
僅僅是一次試探對方的火力,卻對各自造成幾萬人的戰損。
雙方唯一的收獲,就是對德國火炮和坦克,以及對美國的半自動步槍等武器的高度認可。
對於自己的掏了真金白銀從美國購買的武器的武器彈藥被威虎營給劫持了,小泉助男除了罵胡大威不要臉,也沒有任何辦法。
這個時候他的獨立第一旅團還沒有撤出諾門坎地區。
雖然小泉助男組建第74師團的兵力已經在牡丹江集結,這些從各個部隊抽調的部隊缺乏合成訓練,這個時候派去攻打威虎營,和派他們去送死沒有任何區彆。
那就再等一等吧。
頂多一個月,他小泉助男就要帶領大軍殺進威虎山,好好和胡大威講一講道理。
小泉助男之所以並不十分擔憂,因為沈陽兵工廠仿製的那款三八式半自動步槍,小泉助親自試驗了一把,性能不錯。
固定彈倉一次能裝填十發子彈,可以用彈夾一次性壓十發子彈進去,也可以隨時一發一發地手工裝填。
在三八式步槍的基礎上改進,不少部件都是能夠通用的。
雖然外形有點怪異,但是並不影響它的戰鬥力。
植田謙吉向小泉助男保證,沈陽兵工廠生產的新式武器裝備首先供應第74師團的整編。
於是,在被破壞的鐵路修好的第二天,一列滿載著軍火到的三十節箱式貨車的火車從沈陽發車,目標牡丹江。
這植田謙吉從沈陽兵工廠抽調的新式武器,為了組建小泉助男的74師團,植田謙吉也是拚了。
為了確保這列火車的安全,植田謙吉命令鐵路保護部門在列車的前後分彆布置了兩列裝甲武裝巡邏車。
其中一輛還是最近用貨運列車改裝的,厚實的裝甲能夠抗住75毫米山炮的直接攻擊。
而他所攜帶的75毫米山炮和迫擊炮以及大量的92式重機槍,卻能給襲擊者帶來致命的殺傷。
植田謙吉相信,有了這款裝甲列車的貼身護衛,胡大威就算想要再度襲擊鐵路線,也要考慮一下這頭鋼鐵怪獸是否會答應。
然而,植田謙吉沒有想到的是,當胡大威看到如此鋼鐵巨獸,心裡居然是興奮。
弄不了後麵的火車,弄夠把這輛裝甲列車弄掉,拆了上麵的武器應該也會有不錯的收獲。
因此,在這輛長達十節車廂的裝甲列車進入伏擊位置的時候,胡大威再次命令工兵部隊引爆了事先在埋設的炸藥。
胡大威選擇的伏擊地點還是上次的位置。
一個上坡加拐彎的位置。
車輛速度也不快。
當一聲巨響,鐵軌連同路基再次被炸,這一輛鋼鐵巨獸以時速三十公裡的速度沒有任何減速直接就衝出來鐵軌,和他前輩一樣在地上滾了兩圈後,最終停了下來。
按照作戰計劃,這個時候胡大威就要命令部隊看上去,在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每個射擊孔裡扔兩顆手雷進去。
早把裡麵還沒有死的日軍弄死,才是王道。至於會不會引爆裡麵的彈藥,這個時候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這一列鐵甲列車裡麵應該配備了不少的士兵。
而且這款鐵甲列車應該屬於兩層的,下麵一層裝備的是75毫米的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