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壓在邊境營地之上,靜謐的氛圍中透著絲絲壓抑。營地的帳篷內,伸手不見五指,唯有戰術終端散發著幽微的藍光,在黑暗裡孤獨地閃爍,像是在守護著這片寂靜。
陡然間,一陣急促而劇烈的震動毫無征兆地襲來,打破了這份令人窒息的平靜。所有的戰術終端像是被同一股力量驅使,同時發出尖銳的嗡嗡聲,聲音在狹小的帳篷內不斷回蕩。
眾人在驚愕中回過神,目光紛紛聚焦在那小小的屏幕上。隻見軍委辦公廳發來的唁電摘要,在這微弱的光線下,每一個字都顯得格外醒目與莊重:“彭家聲先生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為中緬邊境和平作出卓越貢獻......”這一刻,帳篷裡鴉雀無聲,唯有唁電的文字,在每個人的心中不斷回響,勾起了對彭家聲先生深深的緬懷與敬意。
昏黃且晃動的應急燈光,艱難地穿透帳篷內凝重的空氣,灑在攤開的作戰地圖上。連長弓著身子,雙手撐在地圖兩側,整個人沉浸在密密麻麻的線條與標記之中。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專注與憂慮,手中那支戰術筆隨著他的目光緩緩移動,時不時在關鍵位置輕點,留下一個個黑色的印記。
當戰術筆遊移到“漢字的火種”這五個字時,連長的動作毫無預兆地停住了。他的手腕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製,筆尖懸在紙麵上方,微微顫抖。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帳篷內隻有發電機發出的低沉轟鳴。他就那樣保持著靜止的姿勢,目光死死地盯著那五個字,仿佛要將它們看穿。
突然,連長像是被回憶擊中,肩膀輕輕一顫。他緩緩抬起頭,側臉在昏暗中輪廓分明,我清晰地捕捉到他眼角閃爍的淚光。那淚光晶瑩剔透,在昏暗的光線下,反射出微弱卻刺目的光。這是我入伍以來,第一次看到連長落淚。以往在我的印象中,他堅毅果敢,麵對任何艱難險阻都未曾退縮。此刻,這滴淚水卻讓我看到了他內心深處柔軟的一麵,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在我心間蔓延,那淚光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直直地刺痛了我的眼,也觸動了我的心。
班副鵬哥卻獨自坐在一旁,身影在微光中顯得有些落寞。他的戰術背心上,一枚緬北玉墜靜靜垂掛著,溫潤的光澤若有若無地閃爍,給這沉悶的氛圍添了一絲柔和。
看到這枚玉墜,我的思緒不禁飄回到了去年。彼時,緬北地區戰火連天,槍炮聲不絕於耳,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硝煙味和死亡的氣息。我們接到救援任務,深入危險區域,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經過一番艱苦的奮戰,終於找到了那位被困的華僑老人。老人獲救時,眼中滿是對生的渴望與對我們的感激。事後,他將這枚承載著深深謝意的玉墜鄭重地送給了鵬哥。
此刻,鵬哥的手指輕輕搭在玉墜上,一下又一下地緩緩摩挲著,像是在與過去對話。許久,他抬起頭,望向連長,嘴唇動了動,聲音沙啞,還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連長,彭家聲的葬禮會在果敢舉行嗎?”
這話一出口,整個帳篷瞬間安靜下來,仿佛時間都凝固了。這個問題,就像一顆重磅啞彈,帶著沉甸甸的分量,“咚”地一聲砸在眾人的心間,在這狹小的空間裡激起一圈圈令人窒息的沉默漣漪。
連長沉默片刻,伸手摸出一盒紅河香煙。他的手有些遲緩,像是在做一個艱難的決定。他抽出煙,分給每一個士兵。按條令,這是絕不允許的,可今晚,沒人在乎這些規則。微弱的火光中,煙頭一明一滅,連長的臉在光影裡忽隱忽現,像是蒙上了一層回憶的紗。
“2017年,我去臨滄見過他。”連長開口了,聲音低沉而緩慢,帶著幾分難以言說的感慨,“老人的臥室裡,四麵牆上掛滿了果敢地圖,每一條山川、每一道河流,都像是刻在他的生命裡。他的床頭,擺著一本有些破舊的《詩經》。他拉著我的手,對我說:‘小李,我這輩子,就認兩個字——中國。’”連長的話在帳篷裡回蕩,沒有人出聲,每個人都沉浸在連長這份深沉的情感裡,心中五味雜陳。
正在營地商討任務呢,眼前的全息沙盤冷不丁“唰”地一下,就切換成中緬邊境實時監控畫麵了。屏幕上,起伏的山巒、蜿蜒的河流,都看得真真切切。山上樹木鬱鬱蔥蔥,河流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波光,可誰都沒心思欣賞這景色。
連長站在沙盤跟前,臉色十分凝重,他緩緩彎下腰,撿起三十七枚子彈殼,一個一個,仔仔細細地擺成北鬥七星的形狀。他的動作很慢,一下又一下,感覺像是在回憶過去那些事兒。擺完後,連長直起身子,聲音低沉卻又特彆堅定地說:“彭家聲走了,可緬北那邊的槍聲,估計一時半會兒停不了。”說著,他伸出戴著戰術手套的手,重重地按在屏幕顯示的國境線上,那道線看著不起眼,實則堅不可摧,“大家都給我記住了!咱們負責守護的界碑,編號是‘中國123’。我們的背後,是280萬不怕吃苦、不怕危險的邊防軍,是14億緊緊抱成團的中國人!不管發生什麼,咱們都不能掉鏈子!”
大夥正聽著連長講話,我一不小心碰了下戰術筆記本,一張照片從裡麵滑了出來。我撿起來一看,是2020年中緬聯合巡邏時拍的。照片裡,彭家聲老人坐著輪椅,正在檢閱邊境民兵。那天太陽挺好,陽光照在他身上,老人胸前戴的“中國遠征軍”紀念章亮閃閃的,讓人一下就想起過去那些打仗的艱難日子,還有無數戰士們的英勇事跡。
連長的目光一下子就被照片吸引住了,他猛地站起身,站得筆直,就跟一棵挺拔的鬆樹似的。緊接著,他抬起右手,恭恭敬敬地向照片敬了個軍禮。按規定,這麼做是違反《內務條令》的,可在今晚這個特殊時候,誰都沒猶豫,全都跟著連長,對著照片裡的老人,獻上最最崇高的敬意。在這一刻,我們每個人都清楚,自己就是“果敢的守夜人”,守著這兒的和平,守著那份不管在哪兒都永遠火熱的中國心,一刻都不敢忘,一刻都不能鬆。
喜歡牧羊人:活著再見請大家收藏:()牧羊人:活著再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