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邊境的交界之處,磅礴的莽莽群山,恰似一條曆經歲月蟄伏的巨龍。它龐大的身軀,自遙遠的天際一路蜿蜒而來,在天地之間肆意伸展,向無儘的遠方綿延開去,目力所及,不見儘頭。
繚繞的雲霧,仿若巨龍吞吐出的神秘氣息,在峰巒溝壑間穿梭、徘徊。陽光穿透雲霧,灑下斑駁的光影,讓這片山區仿若仙境,如夢似幻。然而,在這縹緲的美景背後,卻處處暗藏危機。山風呼嘯,攜著鬆濤陣陣,仿若野獸的嘶吼,打破寧靜的同時,也掩蓋了山間潛藏的危險信號。
海拔兩千七百米的老鷹嘴棧道,便隱秘地藏身於這山巒的褶皺深處。棧道一側,是陡峭的懸崖,岩石突兀,猶如猛獸鋒利的獠牙;另一側,是高聳入雲的峭壁,常年潮濕,布滿青苔。行走其間,腳下是狹窄的石板路,曆經風雨侵蝕,崎嶇不平。稍不留神,便可能失足跌入深穀,粉身碎骨。當濃重的霧氣彌漫時,棧道隱匿其中,即便近在咫尺,也難以分辨。往來的行人,每邁出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驚險。
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裡,老鷹嘴棧道承載著背夫們全部的生活希望,是他們無可替代的生命線。每當破曉時分,天際才剛泛起魚肚白,啟明星還在遙遠的天幕閃爍,背夫們就已在簡陋的棚屋裡起身。昏黃的煤油燈搖曳著,映出他們疲憊卻堅毅的麵龐。簡單洗漱後,他們熟練地背起沉重的背簍,裡麵裝滿藥材、鹽巴和各類生活物資,這些貨物不僅是沉甸甸的負擔,更是一家人生活的希望。
他們沿著狹窄的山路,來到老鷹嘴棧道。晨曦灑在棧道上,勾勒出他們高大的身影。棧道一側是陡峭的懸崖,一側是高聳的峭壁,他們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背夫們負重前行,腳步沉穩,每一步都深深嵌入石板,在歲月的磨礪下,棧道的石板上留下了一道道清晰的腳印。
隨著他們的前行,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在山穀中回蕩。這吆喝聲,有時是一人領喊,眾人呼應;有時是眾人齊喊,氣勢磅礴。聲音在山穀間碰撞、回響,打破了清晨的寂靜,喚醒了沉睡的山林,驚起了棲息的飛鳥。
那聲聲吆喝,是他們對生活不屈的抗爭。在艱難的歲月裡,背夫們憑借這股力量,抵禦著生活的重壓。每一聲吆喝,都是對命運的挑戰,對未來的期許。他們期盼著,能憑借自己的辛勤勞作,換來一家人的溫飽與安寧,讓家人過上安穩的生活。這吆喝聲,承載著他們的夢想與堅持,在歲月的長河中久久回蕩。
可今天,這片往日充滿生機的山林,全然被一股死寂的陰霾裹挾,好似被抽去了鮮活的靈魂。破曉之際,晨曦竭儘全力地穿透夜幕,想要將光明灑向大地,驅散黑暗。然而,濃稠厚重的晨霧宛如一堵密不透風的高牆,在棧道上空張牙舞爪,肆意翻湧。
陽光在穿透層層雲層的過程中,被消耗得精疲力竭,即便艱難灑下,那光芒也帶著冬日般的徹骨清冷。這縷清冷的光線,不僅未能驅散周遭的陰森,反而為這地勢險要、神秘莫測的山林,又增添了幾分讓人不寒而栗的詭異氛圍。
山林間靜謐得可怕,往日裡清脆悅耳的鳥鳴聲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偶爾傳來的風聲,穿過幽深的峽穀,發出淒厲的呼嘯,仿佛是來自地獄的哀嚎,讓人頭皮發麻。霧氣彌漫,將周圍的一切都模糊成一團團暗影,棧道兩旁的樹木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猶如一個個張牙舞爪的怪物,窺視著這片神秘之地發生的一切。
刹那間,打破山林死寂的,是青石板上三具觸目驚心的屍體。他們以極為詭異的扇形倒伏在原本寧靜的石板路上,仿佛是被一股無形的黑暗力量,刻意擺弄成這驚悚的模樣。
殷紅的鮮血,正從他們身體的傷口中汩汩湧出,仿若從地獄深淵裡躥出的妖異之花,帶著令人膽寒的氣息,在青石板上瘋狂蔓延。原本清冷的石板路,瞬間被染成一片恐怖的猩紅。鮮血與石板上殘留的露水相互交融,順著石板的紋路,蜿蜒而下,勾勒出一道道深淺不一的血痕。這些血痕,恰似一雙雙扭曲的手,向世人無聲訴說著這裡曾發生的那場驚心動魄、慘絕人寰的殺戮。
空氣中,濃烈刺鼻的血腥味肆意彌漫,每一絲氣味都像尖銳的鋼針,無情地刺激著鼻腔,挑戰著人們的忍耐極限。這股血腥氣,仿佛有實體一般,讓人仿佛置身於血腥煉獄,忍不住胃部痙攣,陣陣作嘔。與此同時,周圍的霧氣似乎也被這血腥所感染,變得愈發濃稠,將這駭人的場景,層層包裹,愈發增添了幾分毛骨悚然的氛圍。
視線稍稍偏移,不遠處,幾個背簍橫七豎八地癱倒在血泊邊。這些背簍由堅韌的竹條編製而成,原本是背夫們闖蕩山林的得力夥伴,如今卻像被抽去筋骨的失敗者,無力地散落著。
背簍裡,黨參、天麻等珍貴藥材散落一地。黨參那棕褐色的表皮沾滿鮮血,天麻半透明的塊莖也被血漬浸透,失去了原本的光澤。這些藥材,每一株都凝聚著背夫們無數的心血。他們天未亮就起身出發,沿著陡峭的山路攀爬,穿梭在荊棘密布的叢林中,稍有不慎就會跌落懸崖,命喪山穀。為了尋找這些藥材,他們忍受著蚊蟲的叮咬、烈日的暴曬,在深山老林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艱難的日子。這些藥材承載著他們改善生活的微薄希望,或許是孩子的學費,或許是家人一頓豐盛的飯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此刻,希望被無情碾碎。部分藥材被慌亂的腳步深深踩進石板縫隙裡,像是被命運強行掩埋。它們裹挾著灰塵與鮮血,仿佛一張張無聲呐喊的嘴,控訴著這場突如其來的橫禍。石板上的血痕,恰似一道道淚痕,在晨光的映照下,為這場悲劇渲染出濃厚的悲涼氛圍,令人唏噓不已。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老刀頭那隻青筋暴起的右手。高高隆起的青筋,像一條條扭曲的蚯蚓,在皮膚下蜿蜒爬行,緊緊地、死死地攥著一根竹杖。這根竹杖,承載了老刀頭大半輩子的記憶,是他翻山越嶺的忠實夥伴。
竹杖的杖頭,因常年與手掌摩挲,形成了一層油亮的包漿,泛著柔和的光澤。它陪伴老刀頭走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冬,見證過春日山林的生機勃勃,夏日暴雨的傾盆而下,秋日紅葉的漫山遍野,冬日白雪的皚皚茫茫。在漫長歲月裡,老刀頭拄著它,踏過數不清的崎嶇山路。每一次遭遇陡峭的山坡,竹杖就深深插進泥土,為他提供支撐;每一回涉過湍急的溪流,竹杖又成為平衡身體的依靠。
可此刻,一切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改變。竹杖的包漿被鮮血層層浸染,鮮豔的紅色一點點滲透進去,最終變成了暗沉的深褐色。微弱的晨光艱難地穿透濃霧,灑在竹杖上,那抹深褐色愈發顯得觸目驚心。老刀頭的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即便生命消逝,他的右手依舊保持著緊握的姿勢,似是仍在抵抗著命運的不公。
在這朦朧的光線中,竹杖仿佛擁有了生命,帶著老刀頭無儘的不甘與憤怒。它似乎在向世人訴說著臨終前的掙紮:當危險降臨,老刀頭怎樣揮舞竹杖試圖反抗,又是怎樣在敵人的攻擊下,不屈地堅守,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份掙紮與不屈,被永遠定格在這根竹杖上,也刻進了這片山林的記憶之中。
刺耳的電話鈴聲,打破了邊境派出所禁毒大隊辦公室的平靜。楊傑,禁毒大隊隊長,剛抓起聽筒,臉色瞬間變得凝重,眼神裡閃過一絲少見的焦急。作為一名經驗豐富、意誌如鋼鐵般堅毅的警界精英,多年來,他在禁毒一線摸爬滾打,麵對過無數危險與挑戰,可這通電話帶來的消息,還是讓他的心猛地揪緊。
“人命關天,一分一秒都耽擱不得!”楊傑低吼一聲,迅速起身,風一般衝出辦公室。警車就停在門口,他拉開車門,一個箭步跨進去,一腳重重踩下油門。引擎發出一陣轟鳴,警笛撕裂空氣,尖銳的聲響在街道上空回蕩。警車如同一頭獵豹,風馳電掣般駛向案發現場,沿途的景物被遠遠地甩在身後。
路上,楊傑緊握著方向盤,目光如炬,緊盯前方。他的大腦飛速運轉,思索著案件的各種可能性。多年的刑偵經驗告訴他,此次案件絕不簡單,必須爭分奪秒。每早一秒到達現場,就可能多一分找到線索、抓獲凶手的機會,也可能拯救更多無辜生命。
窗外,景色一閃而過,可楊傑的注意力絲毫沒有分散。他在心裡不斷複盤以往處理過的案件,試圖從中找到與此次案件的相似之處,為即將展開的調查做好充分準備。
楊傑駕駛警車抵達案發現場時,現場早已拉起了醒目的警戒線,氣氛凝重而壓抑。他將車穩穩停下,推開車門,高大挺拔的身影瞬間出現在眾人視野中。緊鎖的眉頭,犀利如炬的目光,無不彰顯著他對案件的重視與敏銳。
他步伐矯健,迅速穿過警戒線。身姿如蒼鬆般筆挺,藏青色警服平整而挺括,每一處褶皺都恰到好處,透露出警隊嚴明的紀律和無上的威嚴。邊境派出所的警徽在朝陽的照耀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仿佛一把利劍,刺向黑暗,宣告著正義不容褻瀆,罪惡必被嚴懲。
掃視著眼前血腥而慘烈的場景,楊傑的臉色愈發陰沉,“這是本月第三起了。”他聲音低沉沙啞,語氣中壓抑著如火山即將噴發般的怒火。此前發生的兩起案件畫麵,在他腦海中迅速閃過,強烈的使命感驅使他必須儘快揪出凶手,還受害者一個公道。
隨後,他緩緩蹲下身,動作輕柔得如同在觸碰一件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死者後頸處那道整齊的彈孔,在他眼中猶如一道深不見底的謎題。他伸出指腹,小心翼翼地撫過彈孔,感受著傷口周圍細微的痕跡。此刻,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執著,不放過任何一絲細節,試圖從這細微的傷口中,捕捉到凶手遺留的蛛絲馬跡,探尋案件背後隱藏的真相,為受害者討回公道,讓正義得以伸張。他深知,每一個細微線索,都可能成為偵破案件的關鍵,必須全力以赴。
楊傑身後,五名禁毒警員如同訓練有素的精密儀器,分工明確,默契十足,有條不紊地開展現場勘查工作。
負責測量的警員,上身微微前傾,整個人如同一張蓄勢待發的弓。他的雙眼緊緊盯著手中的標尺,眼神專注得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眼前跳動的數據。標尺在他手中靈活移動,精準地丈量著彈著點與屍體之間的距離。每一個數據,他都一絲不苟地記錄在筆記本上,字跡工整清晰。哪怕是細微到毫米的偏差,也休想逃過他鷹隼般銳利的眼睛。他深知,在刑偵工作中,任何一個細微的數據都可能成為解開謎團的關鍵,稍有疏忽,就可能讓真相石沉大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手持相機的警員,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專業攝影師。他在現場不斷穿梭,從不同的角度,以獨特的視角對案發現場進行拍攝。時而蹲下,時而站立,時而側身,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隱藏線索的角落。隨著閃光燈不斷亮起,現場的每一處細節,無論是屍體的位置、血跡的分布,還是周圍散落的物品,都被毫無遺漏地記錄下來。這些照片將成為後續調查的重要證據,為還原案件的真相提供有力的支撐。
其他警員也各儘其責,有的對現場進行細致的搜索,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線索的地方;有的則負責與周邊群眾溝通,收集可能有用的信息。他們的動作迅速而有序,整個現場勘查工作在緊張而高效的氛圍中進行著。
陡然間,一陣凜冽的山風從山穀深處呼嘯著席卷而來,仿佛一頭掙脫束縛的猛獸,帶著排山倒海之勢,瘋狂地席卷著山林。風聲裹挾著鬆濤聲,如滾滾雷鳴,掠過幽深的峽穀,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風聲、濤聲相互交織,時高時低,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一曲悲壯挽歌,在為這場慘絕人寰的悲劇默哀,也訴說著生命在暴力與罪惡麵前的脆弱與無常。
現場勘查工作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短暫的忙碌讓眾人暫時忘卻了周遭陰森的氛圍。就在這時,楊傑腰間的戰術腰包突然震動起來,突兀的震動聲打破了現場的相對寧靜,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覺地向他投來。楊傑動作迅速,立刻掏出手機,映入眼簾的是省廳發來的彈道分析報告。
他目光如電,逐行快速掃過屏幕上的文字與數據。刹那間,他的眼神變得凝重起來,原本堅毅的嘴角微微下沉,兩道濃眉緊緊擰成了一個“川”字。報告中的內容印證了他心中一直以來的猜想:現場發現的9毫米帕拉貝魯姆彈殼,在尺寸精準度上,與三年前湄公河慘案中某雇傭兵團夥使用的子彈分毫不差;彈殼的材質特性,采用了相同的特殊合金,這種材質在普通彈藥中極為罕見;就連膛線痕跡的細微紋路,都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如同出自同一模具。
三年前,湄公河慘案震驚全國,無數無辜生命慘遭殺害,凶手的殘忍與囂張讓楊傑刻骨銘心。此後,他一直密切關注著相關線索,渴望有朝一日能將凶手繩之以法。如今,同樣的彈殼出現在這起案件中,這絕不是巧合,很有可能是當年的雇傭兵團夥再次作案。想到這裡,楊傑的眼神中透露出憤怒與堅定,他暗暗發誓,這一次,絕不會讓凶手逍遙法外,一定要將他們一網打儘,為受害者討回公道。
楊傑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指關節因過度用力泛起病態的蒼白,手臂上青筋根根暴起,宛如一條條憤怒的蚯蚓。三年前湄公河慘案的血腥場景,像一場揮之不去的噩夢,再次在他腦海中清晰浮現。
那時,湄公河的水麵被鮮血染成詭異的暗紅色,血腥味在空氣中肆意彌漫。無辜受害者們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絕望,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無助地掙紮、呼喊,聲音淒厲而絕望。而那些凶手,卻滿臉囂張跋扈,肆意踐踏生命,對受害者的求救聲充耳不聞,冷酷地實施著暴行。這些畫麵,如同尖銳的鋼刀,一下又一下,狠狠刺痛楊傑的心。
身為禁毒警察,楊傑曾無數次直麵生死,經曆過無數危險任務,但湄公河慘案給他帶來的震撼與傷痛,卻始終難以磨滅。每當夜深人靜,受害者絕望的眼神就會在他眼前浮現,讓他輾轉難眠。
如今,現場的彈道分析報告顯示,這幫窮凶極惡的雇傭兵很可能再次作案。楊傑望向案發現場,三具屍體冰冷地躺在地上,周圍是散落的藥材和斑斑血跡。他深知,這不僅是一起簡單的命案,更是對法律尊嚴和邊境安寧的公然挑釁。
“這一次,我絕不會讓你們逍遙法外!”楊傑在心中暗暗發誓。他的眼神中燃燒著怒火,更透著堅定的決心。他要讓這些凶手為自己的罪行付出沉重代價,給受害者一個交代,還邊境一片安寧。為了這個目標,他願意傾儘所有,與黑暗勢力鬥爭到底。
楊傑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翻湧的心潮,胸腔劇烈起伏。片刻後,他緩緩站起身,目光如隼,凜冽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不移的決心。現場的血腥氣息還未消散,山風裹挾著鬆濤聲,似乎也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較量積蓄力量。
“通知全隊,即刻召開緊急會議,這次,我們必須將這幫混蛋揪出來!”他聲如洪鐘,話語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山穀間不斷回蕩。這不僅是對團隊下達的作戰指令,更是向隱藏在黑暗中的惡勢力,發出的一份宣戰書。
此時此刻,他仿佛看到了受害者家屬期盼正義的眼神,聽到了他們撕心裂肺的哭聲。這些畫麵和聲音,不斷在他耳邊回響,化作一股強大的動力,驅使著他勇往直前。
在他心中,已經勾勒出一套調查方案,準備從彈殼線索入手,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楊傑堅信,隻要全隊齊心協力,就一定能衝破罪惡的迷霧,將犯罪分子一網打儘,驅散這片籠罩在邊境的陰霾,讓正義的陽光,重新照亮這片飽經磨難的土地。
喜歡牧羊人:活著再見請大家收藏:()牧羊人:活著再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