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疇帶著兩人,持旌節與手書離去,前往東魯主城。殷星則繼續帶著剩餘隊員進行更細致的勘察。
夜晚,臨時營帳內油燈搖曳。殷星麵前鋪著簡陋的羊皮紙,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數日來的勘察結果:鹽堿地範圍、河流走向、村落分布、可用勞力估算……
問題如山,千頭萬緒。
他閉上眼,心神沉入識海。並非修煉,而是嘗試溝通那沉寂的係統。
“係統,調閱基礎農業知識,特彆是鹽堿地改良與抗旱耐澇作物培育。”
“調閱基礎水利工程圖冊,重點關注河道疏浚、堤壩建設、簡易灌溉係統。”
“調閱基礎紡織技術改良資料。”
“調閱基礎礦物識彆與冶煉入門。”
隨著他的意念,浩瀚如煙的信息流如同被無形的手梳理,化作他能夠理解的圖文、原理,緩緩流入他的意識。這些都是係統知識庫中最基礎的部分,但對此時的東魯之濱而言,不啻於天書寶卷!
他猛地睜開眼,提起自製的炭筆,在羊皮上奮筆疾書。
《東魯之濱初步發展規劃》
一、固本培元,解決溫飽短期目標)
水利為命脈:立即組織人手,疏浚主要河道,加固薄弱堤岸。規劃修建數處關鍵蓄水塘壩與引水渠,初步實現旱澇調節。運用係統提供的簡易水利工程設計)
農業為根基:
推廣新農具:設計並推廣輕便省力的曲轅犁係統知識庫)、高效翻車龍骨水車)等,提升耕作效率。
試種新作物:優先推廣番薯、玉米自帶種子)於此地試種。同時,根據係統提供的耐鹽堿、耐貧瘠作物信息,嘗試尋找或引進類似特性的本地或外來作物。
土壤改良:探索以深耕、增施有機肥、客土尋找可用壤土)、排水洗鹽等方式逐步改良輕度鹽堿地。係統農業知識)
二、開源節流,發展生計中期目標)
紡織改良:考察本地紡織技術,嘗試引入或改良紡車、織機係統基礎紡織技術),提升效率,或許能形成一項家庭副業。
探索漁鹽之利:組織熟悉水性的民眾,探索近海捕撈。考察沿海灘塗,研究曬鹽或煮鹽的可行性係統基礎化學知識)。
探礦尋寶:留意境內是否有可用礦藏,如鐵礦、煤炭等係統礦物學入門)。若有發現,將是巨大的轉機。
三、建立秩序,凝聚人心長期目標)
厘清賦稅:待洪疇返回,摸清東伯侯態度後,即刻著手清理東澤鄉等地豪強,廢除一切非法攤派,頒布清晰、固定的稅則。
編戶齊民:進行人口普查,登記造冊。選拔本地正直青壯,組建鄉勇,維護治安,同時也可作為勞動骨乾。
鼓勵墾荒:頒布政策,新開墾土地數年內免稅,激勵民眾積極性。
簡易教育:未來若有可能,招募少量識字者,嘗試教導孩童最基本文字與算數,開啟民智。